乌干达(Uganda)
作者:世界买家网 微信:QQ:1407106692 来源:todaytex.com 发布时间:12-2 0:29:19
【国家名称】乌干达(Uganda)
【国家面积】24103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97096平方公里,水面和沼泽地为43942平方公里)
|
【国家人口】2470万。全国约有40个部族。按语言划分,有班图人、尼罗人、尼罗-闪米特人和苏丹人四大族群。每个族群由若干部族、次部族组成。班图族群占总人口的2/3以上,包括巴干达、巴尼安科莱、巴基加和巴索加等20个部族。尼罗族群包括兰吉、阿乔利等5个部族。尼罗-闪米特族群包括伊泰索、卡拉莫琼等7个部族。苏丹族群包括卢格巴拉、马迪等四个部族。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斯瓦希里语、卢干达语等地方语言。居民信奉天主教(占总人口44.5%)、基督教新教(39.2%)、伊斯兰教(10.5%),其余信奉东正教和原始拜物教。
【国家首都】坎帕拉(Kampala),人口约200万
【重要节日】国庆日:10月9日,抵运执政日:1月26日,建军节:2月6日。
【国家元首】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YoweriKagutaMuseveni),1986年1月武装夺取政权,并出任总统。1996年5月成为民选总统,2001年3月蝉联。
【简况】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的内陆国。东邻肯尼亚,南与坦桑尼亚和卢旺达交界,西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北与苏丹毗连。境内多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丘陵连绵、山地平缓。东非大裂谷的西支纵贯西部,谷底湖泊众多。南部拥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近一半的水域,为著名的尼罗河源头之一。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2℃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公元1000年,地处乌南部的布干达地区就建立了王国。19世纪中叶,布干达王国成为东非地区最强盛的国家。1850年后,阿拉伯商人和英国、德国殖民主义者相继进入布干达,布境内爆发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间的连年战争,布干达王国迅速衰落。1890年,英、德签订瓜分东非协议,布干达划为英势力范围。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达为其“保护国”。1896年,英将“保护国”范围扩展到乌全境,并于1907年在乌设总督。
1962年10月9日,乌宣布独立,保留布干达等4个自治王国,成立乌干达联邦,仍留在英联邦内。1963年10月,乌修改宪法,取消英派驻乌的总督,由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任总统。1966年4月,奥博特任总统。1967年9月,废除封建王国和联邦制,建立乌干达共和国。1971年1月,阿明发动政变,同年3月就任总统。1979年4月乌全国解放军攻占首都,卢莱、比奈萨、穆万加先后担任总统或国家元首。1980年12月,奥博特在大选中获胜,再度出任总统。1985年7月,奥凯洛发动政变,推翻奥博特政权,并出任国家元首。1986年1月25日,全国抵抗军攻占首都,推翻奥凯洛军政权,29日,穆塞韦尼就任总统。
【政治】穆塞韦尼执政后,建立并逐步完善以“全国抵抗运动”为核心的独特的“运动制”政治体制,实行民族和解,化解部族和宗教矛盾,组成了以抵运为主,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结束了乌连年内战的混乱状态,政局日趋稳定。
2000年,乌干达政局继续保持稳定。3月,数百名“恢复上帝十诫运动”邪教信徒在乌西南部鲁昆吉里地区的卡农古镇自焚,令全世界震惊。乌政府一方面强烈谴责邪教暴行,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邪教的打击力度,维护了国内的稳定。6月,乌就继续实行“运动制”或改行多党制举行全民公决,“运动制”以绝对优势获胜,标志着其作为乌国家政体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7月,乌政府对军队内部挪用、克扣驻刚果(金)士兵军饷一事展开调查,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整顿军纪。9月,乌政府调整部分内阁成员的职务,涉及2位部长和7位国务部长。11月25至26日,“运动”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推荐穆塞韦尼代表运动参加明年的总统选举。此次全会还有限度地放宽了对政党活动的限制,准许其成立总部、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发行报刊及设立电台和电视台等,会议通过的决议还敦促政府致力于创建东非联盟。年内,乌北部的“圣灵抵抗军”和西部的“民主同盟军”两支反政府武装活动猖獗,政府增派军队加大围剿力度,国内治安状况有所好转。
2001年,乌干达政局继续保持稳定。3月乌举行总统选举,穆塞韦尼获69%的选票,蝉联总统。反对党候选人比西吉(KiizaBesiegye)不服选举结果上诉到最高法院,但最终败诉。在6月的议会选举中,“运动”候选人获得议会292个席位中的243席,占绝对优势。但反对派获得的席位亦有所增加,使乌国内要求实行多党制的势力增强。10月和11月,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以及推进军队职业化和现代化,穆塞韦尼总统调整部分高级军官并晋升部分将领。12月,“运动”召开第六次全国执委会会议,就政治形势、多党制、地方政府选举、运动发展战略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调整了“运动”部分领导人;强调运动在国家政权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决议禁止“运动”领导人公开发表有关多党问题的言论;建议议会不要通过放宽政党活动的法案。年内,乌政府继续加强治安部署,严厉打击乌北部和西部的反政府武装。反政府武装乌边境地区安全威胁进一步减轻。
2002年,乌干达政局继续保持稳定,“运动”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1至2月,“运动”充分利用其执政地位,成功分化瓦解反“运动”势力结成的竞选联盟,以绝对多数赢得地方政府选举的胜利,获得超过80%的地方议席。为加强自身建设,着眼选举,“运动”出台了一系列自律、整顿措施,加强对运动成员的行为规范和对各部门领导的思想和职业培训,加大反腐斗争的力度,并加快军队、警察部门的职业化进程。4月,乌议会通过《领导人行为准则法案》,规定国家和政府各部门领导人及议会议员必须申报个人和家庭成员财产,允许政府总监核查政府官员的银行账户,禁止领导人经商。年内,运动进一步加强对反对党活动的限制,于5月由议会通过《政党组织法》,禁止政党建立分支机构和举行活动,禁止军队、传统领导人参与政党活动等。此外,乌还加强了对叛匪的打击力度,于3月派重兵进入苏丹南部追剿叛匪并予其重创,改善了北部地区的安全状况。
【乌干达全国运动(TheUgandaNationalMovement)】简称“运动”。1981年6月,穆塞韦尼创建反政府组织“全国抵抗运动”,其军事组织为"全国抵抗军",政治组织为“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下设各级基层委员会。1986年1月抵运夺取全国政权,全国抵委会代行议会职能,各级抵委会取代各级地方行政机构,抵运制在全国确立。1995年9月,由全国抵委会指定代表组成的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将“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更名为“乌干达全国运动”,明确规定运动制延续到2000年,并决定此后每五年举行一次全民公决,由全体人民就继续实行运动制还是改行多党制作出选择。1996年6月,乌选举产生国民议会,取代了全国抵委会的议会职能。在2000年6月举行的乌全民公决中,运动制以绝对优势击败多党制,为乌在未来5年内继续实行运动制奠定了法律基础。“运动”的政治纲领通常被称为“十大纲领”,由穆塞韦尼制定,并于1984年7月颁布,其宗旨是: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恢复和保障人身及合法财产的安全;加强民族团结和消除一切形式的宗派主义;捍卫和巩固民族独立;建立一个独立的、一体化的、能自我生存的国民经济;恢复和改善社会公益设施,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地区;消除腐败和滥用职权;安置无家可归者和改善人民生活;与其它非洲国家携手合作,捍卫非洲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建立混合经济体制。1999年4月,运动全国执委会在原有“十大纲领”基础上补充了环境保护、就业、扶贫等纲要,使之扩充为“十五大纲领”。主席穆塞韦尼,副主席摩西·基贡戈(MosesKigongo),全国政委克里斯珀斯·基永加(CrispusKiyonga)。
【宪法】1995年10月8日正式颁布实施新宪法。新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届;议会有权弹劾总统和罢免不称职的部长,总统的重大任命、决定和签署重要条约均应先经议会批准;成立由部分内阁成员和议员组成的国务委员会,负责解决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冲突,出现政治危机时充当总统顾问,并代表议会批准总统的任命。
【议会】1986年抵运政府成立后,由“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代行临时议会职能。根据1995年新宪法,乌于1996年6月选举产生新的国民议会,运动制拥护者获议会多数席位。2001年,乌干达进行第二次议会选举,运动制拥护者再获多数议席。新议会共设292席,其中包括214名直选议员和10名军队代表、5名残疾人代表、3名工会代表、5名青年代表和39名妇女代表。议长爱德华·塞坎迪(EdwardSsekandi),2001年7月就任。
【政府】本届政府于2001年7月成立,主要成员有: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YoweriMuseveni),副总统斯派西欧莎·卡齐布韦(SpeciozaW.Kazibwe,女),总理阿波罗·恩西班比(ApolloNsibambi),第一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埃里亚·卡泰加亚(EriyaKategaya),第二副总理兼灾害预防部长摩西·阿里(MosesAli),第三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詹姆斯·瓦帕卡布洛(JamesWapakabulo),国防部长阿玛玛·蒙巴巴齐(AmamaMbabazi),财政、计划和经济发展部长杰拉尔德·森达乌拉(GeraldSendaula)。
【行政区划】乌全国原分为45个地区(District),2000年11月,乌议会批准新成立11个地区,乌现有56个地区:阿朱马尼(ADJUMANI)、阿帕克(APAC)、阿鲁阿(ARUA)、布吉里(BUGIRI)、本迪布焦(BUNDIBUGYO)、布谢尼(BUSHENYI)、布西亚(BUSIA)、古卢(GULU)、霍伊马(HOIMA)、伊甘加(IGANGA)、金贾(JINJA)、卡巴莱(KABALE)、卡巴罗莱(KABAROLE)、卡兰加拉(KALANGALA)、坎帕拉(KAMPALA)、卡穆利(KAMULI)、卡普乔鲁瓦(KAPCHORWA)、卡塞塞(KASESE)、卡塔奎(KATAKWI)、基巴莱(KIBALE)、基博加(KIBOGA)、基索罗(KISORO)、基特古姆(KITGUM)、科蒂多(KOTIDO)、库米(KUMI)、利拉(LIRA)、卢韦罗(LUWERO)、马萨卡(MASAKA)、马辛迪(MASINDI)、姆巴莱(MBALE)、姆巴拉拉(MBARARA)、莫罗托(MOROTO)、莫约(MOYO)、姆皮吉(MPIGI)、穆本德(MUBENDE)、穆科诺(MUKONO)、纳卡松戈拉(NAKASONGOLA)、内比(NEBBI)、恩通加莫(NTUNGAMO)、帕利萨(PALLISA)、拉卡伊(RAKAI)、鲁昆吉里(RUKUNGIRI)、森巴布莱(SEMBABULE)、索罗提(SOROTI)、托罗罗(TORORO)、卡永加(KAYUNGA)、卡姆文盖(KAMWENGE)、卡农古(KANUNGU)、卡贝拉马伊多(KABERAMAIDO)、永贝(YUMBE)、瓦基索(WAKISO)、马尤盖(MAYUGE)、锡龙科(SIRONKO)、帕德尔(PADER)、纳卡皮里皮里特(NAKAPIRIPIRIT)、基恩乔乔(KYENJOJO)。
【司法机构】全国设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政府设司法和宪法事务部长。总检察长弗朗西斯·阿尤梅(FrancisAyume)。首席法官本杰明·奥多基(BenjaminOdoki)。
【政党】乌现行宪法规定实行无党政治,允许政党存在,但控制其活动。2002年5月,乌议会通过《政党组织法》,并经穆塞韦尼总统批准后实施。该法禁止政党和组织建立分支机构和举行活动,禁止军队、传统领导人参与政党活动,规定各政党在每年固定日期登记,在超过规定日期6个月仍未登记的政党视为自行解散。
乌现有15个合法政党,主要为:民主党、乌干达人民大会党和保守党等。
(1)民主党(TheDemocraticParty):成立于1956年,受天主教派支持,在巴干达族和城市工商界中影响较大,在国际上得到英、美、德、梵蒂冈等西方国家的青睐。1961年在大选中获胜,组成第一届乌干达自治政府。翌年在议会选举中败给人大党与卡巴卡耶卡党的联盟。1969年12月被人大党政府取缔。1973年,该党宣传书记保罗·塞莫格雷雷流亡美国,在美重建民主党。后该党参加乌全国解放阵线并参加了阿明下台后的历届政府。1992年5月在坎帕拉等地开始陆续重建支部,并恢复了支部活动。信奉自由资本主义,主张议会民主。该党指责抵运政府操纵、控制1996年总统选举,表示不接受选举结果。不断抨击抵运制为一党专制,呼吁实行多党民主,并抵制了于2000年6月举行的乌政体全民公决。总裁弗朗西斯·布温吉(FrancisBwengye),主席保罗·塞莫格雷雷(PaulSsemogerere)。
(2)乌干达人民大会党(TheUgandaPeople"sCongress):简称人大党,创建于1960年3月,由以奥博特为首的乌国民大会党激进派同民族进步党、乌干达人民联盟党合并而成。1964至1971年和1980至1985年,人大党两次成为执政党,奥博特两度出任总统。1986年1月抵运执政后,该党部分领导人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基础广泛的抵运政府。该党总体对抵运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不断要求恢复政党活动,并抵制了2000年6月的政体全民公决。总裁阿波罗·米尔顿·奥博特(ApolloMiltonObote),现流亡赞比亚,主席哈吉·巴德鲁·维古洛(HajiBadruWegulo),副总书记塞西莉亚·奥格瓦尔(CeciliaOgwal,女)。
(3)保守党(TheConservativeParty):原名卡巴卡耶卡党,成立于1960年9月,1980年5月改为现名。1962年,该党与人大党联手参加大选获胜,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出任总统。1964年,该党被人大党排挤出内阁,穆特萨流亡英国。代表布干达封建酋长和王室贵族利益,反对政府集权,主张建立联邦,恢复保障联邦制的1962年宪法,实行多党制与议会上下两院制,但采取与运动政府合作的态度。现任主席为约翰·肯·卢克雅目齐(JohnKenLukyamuzi)。
【主要反政府武装】
(1)圣灵运动(TheHolySpiritMovement-HSM)。1987年初,一名自称艾丽丝·拉奎娜(AliceLakwena)的女巫聚集起五、六千人,打出“圣灵运动”的旗号,活动于乌北部地区。后在抵抗军围剿下,拉奎娜逃往肯尼亚。近年来比较活跃的是由拉奎娜之弟约瑟夫·科尼(JosephKony)率领的“圣灵抵抗军”,他们驻扎在苏丹南部,经常出没于乌苏边界,进行武装骚扰活动,扰乱北部地区社会治安。2002年3月以来,在苏丹政府的配合下,乌军进入苏南部对科尼叛军进行大规模围剿,已给予科尼叛军沉重打击。北部安全形势已有较大改观。
(2)民主同盟军(AlliedDemocraticForces-ADF)。其成员多为塔布利克分子,即青年穆斯林极端主义者,声称要从抵运制下解放全国并建立伊斯兰国家。领导人姆波扎(Mpoza),原为政府军一名副营长。1997年乌支持卡比拉推翻蒙博托后,乌与刚果(金)政府达成谅解,刚果(金)协助乌军在两国边境共同围剿ADF,使ADF遭到毁灭性打击。1998年,乌以追剿西部叛匪为名出兵刚果(金)东部,刚果(金)政府予以强烈谴责。ADF活动一度又趋活跃,以刚果(金)东部地区为依托,频频袭击乌西部的卡塞塞、卡巴罗莱地区,使乌西部地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乌政府军占领刚果(金)东部地区,获得较大战略纵深,切断了ADF的补给线,ADF的活动已基本得到控制,其对乌西部边境的安全威胁已基本解除。
【重要人物】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全国运动主席。1944年出生,巴尼安科莱人。1966至1969年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70年回国后任奥博特总统府研究助理秘书。1971年阿明上台后,穆流亡坦桑尼亚,参加反对阿明的斗争。1979年阿明被推翻后任全国解放阵线执委兼军委会副主席,历任国防国务部长、国防部长和地区合作部长等职。1980年创建“乌干达爱国运动”。1981年6月,穆与卢莱共同创建“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任副主席、临时主席、主席。1986年1月推翻奥凯洛军政府,就任总统兼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司令。1996年5月在乌首次全民大选中当选总统,2001年3月蝉联。曾于1989年3月和1996年1月两次访华。已婚,有三女一子。
【经济】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粮食自给有余。工业落后,企业数量少、设备差、开工率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乌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由于连年战乱,经济一度濒临崩溃。1986年抵运执政后,实行务实、稳妥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农业,整顿国营企业,扶植私人经济,推行自由贸易等措施。自1991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6%,被世界银行列为结构调整计划样板。2002年,乌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政府采取鼓励出口,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多种措施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继续位居非洲国家前列。农产品产量因今年东非地区的大面积旱灾有所下降,但建筑、通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部门的投资增长较快,出口产品呈多样化趋势,咖啡以外的产品出口总额达3.7亿美元,己占总出口额的87%。全年共获得外援约9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外汇储备约7亿美元。但乌市场狭小、基础设施落后、严重依赖外援等痼疾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从根本上制约着乌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001/2002财政年度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86.7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5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6%
通货膨胀率:4.5%
外债:38亿美元
外汇储备:7亿美元
货币名称:乌干达先令
汇率:1美元=1820乌干达先令(2002年7月)。
【资源】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铜、锡、钨、绿柱石、铁、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盐等。森林覆盖率为12%,产硬质木材。水产资源丰富,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水力发电潜力约2000兆瓦。截至2001年6月,乌电力装机容量达38万千瓦。尼罗河上的欧文电站是工业动力的重要来源,发电能力180兆瓦,现正在进行的扩建工程设计新增200兆瓦的发电能力。
【工业】工业落后。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饮料、烟草、钢铁、五金、金属矿产、纺织、服装、皮革及制鞋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设备差且使用率较低。为吸引外资发展工业,抵运政府于1991年成立投资局。据乌投资局统计,2002年新批投资项目161个,累计投资额为8.96亿美元,大大超过年初制定的3亿美元的目标。在各投资国别中,英国以5.6亿美元位居第一,其次是乌本国、毛里求斯和肯尼亚。乌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截止2001年底,乌已对108家国有企业私有化,尚有38家国企待出售,主要集中在电力、供水、铁路运输、制造、建筑、农业、旅游、贸易和金融领域。2001/2002财年,制造业增长7.4%,主要得益于纺织和水泥行业的大幅增长。建筑、商业和旅馆餐饮等服务业平均增长6%左右。采矿业增长7.8%。运输和通讯业增长10%,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据乌官方统计,1998~200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819992000
食糖(吨)102667126936222888
卷烟(百万支)184616021344
棉花和人造纤维
(千平方米)520668604743
皮革(千平方米)2518146
水泥(吨)321329347274367470
【农牧业】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粮食自给有余。全国可耕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42%,已耕地面积500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饭蕉、小米、木薯、玉米、高梁、水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棉花、烟草、茶叶等。2001/2002财年,农业产值增长4.8%。其中粮食作物产量增长4.6%,占农业总产值的66.8%;经济作物产值增长3.4%,占农业产值的10.3%;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增长5.7%、5.4%和6.2%,占农业产值比例分别为12.7%、4.3%和5.9%。据乌官方统计,1999~2001年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如下(单位:千吨):
199920002001
饭蕉942897329888
小米534584590
玉米109611741217
高粱361423427
水稻109114120
麦子121414
白薯478508546
木薯496652655373
豆类420511535
花生139146
芝麻97102106
据乌官方统计,1999~2001年牲畜、家禽存栏数如下(单位:千头/只):
199920002001
牛582059666144
绵羊104410811108
山羊618063966620
猪152015731644
家禽246222697429671
【渔业】乌河流湖泊面积4.2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较丰富。渔业是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鱼产品是乌重要出口产品。1998年,欧盟因乌鱼产品不符合其卫生标准而禁止进口乌鱼产品。2000年,乌鱼产品已重新获准进入欧盟市场。因缺乏现代化的捕捞设备及保鲜和储藏技术,捕鱼量很低。据乌官方统计,1998~2000年捕鱼量(单位:吨)如下:
199819992000
产量216800230100227000
【旅游业】60~70年代初,旅游业是仅次于咖啡和棉花的第三大创汇产业。但此后连年不断的内战使旅游业遭到严重破坏。抵运执政后,随着乌国内局势日益稳定,旅游设施逐步恢复,旅游业得以复兴。1992~1996年,旅游业产值年均增长18%。1998年,外国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收入1.25亿美元,旅游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成为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出口创汇来源。由于受1999年布温迪国家公园谋杀案以及9·11事件的影响,近两年赴乌旅游人数有所下降。主要旅游点有尼罗河源头、伊丽莎白国家公园和基代坡河谷国家公园等。据乌官方统计,近年来乌旅游人数和创汇情况为:
199920002001
人数(人)189348192755210996
创汇额(亿美元)1.131.24
【交通运输】乌为内陆国家,9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经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国内运输以公路为主,2001年,公路运输占交通运输产值的74%。1999/2000财年,9600公里干道得到人工维修,7400公里干道得到机械维修,350公里干道得到定期维修;坎帕拉-恩德培及姆巴拉拉-伊班达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据乌官方统计,2001年运输情况如下:
铁路:总长1228公里。自1997年以来,铁路客运停止运营,但铁路运输仍为乌进出口货物的一种方式。货物运输量2001年达219501吨公里。
公路:总长3万公里,其中柏油路2276公里,砂砾路为10635公里,其余为土路。2001年新增登记机动车26535辆,总数为201521辆,比2000年增长6.6%。
空运:2001年,恩德培国际机场乘客量为413000人次,比上年下降5%,原因是公路交通安全有所改善。货物吞吐量增长43%。
【财政金融】2001/2002财年,乌税收收入6.8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比预期减少2735万美元。由于税收收入下降,政府限制开支,总支出13.9亿美元(包括从外国援助中列支部分)。其中政府支出10.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7.2%,教育、公共管理和国防支出是政府支出中的三大项目。到2002年6月底,乌外汇储备7亿美元。
据乌官方统计,近两年财政预算情况如下(单位:10亿乌先令):
1999/20002000/2001
财政收入1473.71881.0
财政支出1859.32110.0
赤字385.6229.0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进出口额总体呈增长趋势。2001/2002财年,乌对外贸易额为22.76亿美元,比上财年约增3亿美元。其中出口4.56亿美元,比上年度略有增长。进口1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2001\2002年财年,咖啡出口创汇8000多万美元,比上年度减少约20%;咖啡以外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8.4%,约为3.6亿美元。主要出口对象是欧盟(比利时、荷兰、德国、西班牙等)和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咖啡、茶叶、棉花、电力、花卉和鱼产品;主要进口来源国为肯尼亚、印度、南非、英国和美国,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汽车及其零配件、药品、工业机械等。据乌官方统计,近年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12002
进口额10.069.99
出口额4.524.21
据乌官方统计,近年乌主要经济和粮食作物出口创汇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199920002001
咖啡287.9125.380.03
棉花17.422.016.93
茶叶21.437.027.63
烟草14.626.835.80
豆类8.74.4
玉米5.22.414.84
鱼类24.830.887.45
据乌官方统计,乌近年主要进口商品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199819992000
石油产品111.5121.7163.1
运输设备130.397.186.6
谷类食品72.358.061.1
工业机械39.236.934.4
药品53.473.734.1
【外国援助】由于乌政局稳定,经济情况不断好转,尤其是运动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的调改方案后,乌所获外援不断增加,美、英等西方国家已将乌列为其在非洲的重点援助国家。乌财政预算中60%左右的支出依靠外援。外援中,多边援助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欧盟。乌每年得到的双边援助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丹麦和荷兰。2002年,乌获得的外国援助与上年基本持平,约为9亿美元。
【军事】“乌干达人民国防军”创建于1981年2月6日,当时称“全国抵抗军”,后称“乌干达人民抵抗力量”,是全国抵抗运动的军事组织,抵运执政后改为政府军。1995年1月起用现名。1987年组建空军。军队统帅为穆塞韦尼总统,司令詹姆斯·卡兹尼(JamesKazini),参谋长N.拉卡拉准将(Brig.N.Lakra。由于军费开支庞大和西方压力,乌政府进行裁军。截至1995年底,乌已完成三个阶段的裁军计划,裁军45000人,保留陆军约36000万人、空军800人、海军400人。
根据乌政府与西方国家的有关协议,乌每年军费开支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约1.2亿美元。但近年因北部地区剿匪,军费开支有所增加。1999/2000年度军费预算1.33亿美元。2000/2001财年国防预算1.22亿美元。2001/2002财年国防预算1.22亿美元。
【人民生活】据2002年乌第9次人口普查结果和《2001年乌干达人口状况报告》,乌人口年增长率为3.3%,人均寿命43岁,婴儿死亡率88‰。贫困人口占32%,城市人口占12.2%,文盲率37%,人口密度为126人/平方公里。
1999/2000财年,乌建立了170所诊所;门诊服务增加了68%;57%人可享用洁净水;农村地区享用洁净水的人口比例从1986年11%上升至1998年46%;新生儿死亡率从1986年188‰降至1999年88‰。据联合国爱滋病委员会报告,截至2001年6月,乌艾滋病患者人数为80万,已有83.8万人死于该病。艾滋病感染率由1992年的30%降至2001年6%。据统计,目前乌有孤儿240万,其中55.3%是由于艾滋病而失去双亲的。2000年10月,乌北部古卢地区爆发埃博拉疫病,数百人感染,一百多人死亡。在乌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该病很快得到控制。但2001年乌西北部地区仍有少数埃博拉病例发生。
【教育】实行英国教育体制:小学7年,初中4年,高中2年。麦克雷雷大学为乌最高学府,始建于1937年。此外还有姆巴莱伊斯兰大学、姆巴拉拉科技大学、东非基督教大学、乌干达烈士大学。全国文盲率很高,农村女性为42.6%,男性为28%;城市女性为21%,男性为11.8%。自1997年起实行免费教育制度,政府为全国每户四个孩子提供免费小学教育。据乌教体部2000年1月统计,乌全国共有已注册的私立小学1536所(在校学生418641名),私立中学1000所(在校学生175003名),公立小学9860所(在校学生6172359名),公立中学623所(在校学生252489名)。2000/2001财年,乌新建6317间教室。2001/2002财年入学人数突破720万,教师增加11431人,小学学生对教师比率为54∶1。
据乌官方统计,2001年(另有注明的除外)学校、教师、在校学生数如下:
学校(所)教师(人)学生(人)
小学122801270386900916
中学240030425539786
师范学校64(1998)956(1998)13285
技校58(1999)1138(1998)5452
师范学院10539(1999)11327(2000)
技术学院5150(1999)783(2000)
商业学院5167(1999)3386(2000)
其它高校2237(1998)4096
大学101357(1998)30243
【新闻出版】共有10余种用英语和卢干达语出版的国家和地区性报刊,发行总量为约100000余份。主要报刊:《新观察报》,官方英文报纸,1986年5月创刊,其前身为奥博特第二届政府时期的官方《镜报》,现为日报,每期发行28000份;《警戒者报》,私营英文报纸,1992年创刊,现为日报,每期发行25000份;《友人报》,卢干达语日报,1911年创刊,是乌历史最久的报纸,原为天主教报纸,后由“友人”出版公司经营,是乌较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东非人报》,英文周报,1994年11月首次发行,在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同时出版。
乌干达通讯社:国家新闻机构,设有地球卫星转播站。
乌干达广播电台:乌现有四家广播电台,其中三家为私人电台。国家广播电台设有中、短、调频等波段,以英语、斯瓦希里语播音为主,另有卢干达语等30个部族语言的广播。
乌干达电视台:在6个乡镇设有转播台,覆盖全国。
【对外关系】乌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同各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关系。强调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注重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但反对西方干涉其内政。倡导非洲联合振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及经济一体化,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乌是英联邦、不结盟运动和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以及东非共同体(EAC)、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和政府间发展组织(IGAD)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国。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国际形势:对美国企图主宰全球事务的单极化趋势感到不安。批评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压迫形式,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边缘化。认为“新秩序”应是一种宽容的、能够容纳各种精神的秩序,强求意识形态的一致只能导致动荡、混乱和停滞。大力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贸易,呼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
关于主权观:认为僵硬地界定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含义是将主权观念庸俗化。国际社会应该更尊重个人的主权而不是政权的主权,应允许在生命权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紧急干预;为了更大的安全利益,非洲国家有时需暂时牺牲部分主权。
关于打恐问题:认为国际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主张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灭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强烈谴责“9·11”事件的肇事者,但同时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傲慢态度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气焰。对美国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未作公开评论,认为美在没有真凭实据情况下,不应草率对苏丹和索马里采取军事行动,但公开支持美军事打击伊拉克,称因萨达姆政权支持乌邻国而使乌长期遭受恐怖主义威胁。
关于不干涉原则:乌对不干涉原则有保留,认为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基础已遭到根本性削弱,主张区分国际干预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认为在种族屠杀面前采取不干涉主义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为人类的和平进行武装干预是正义的事业。国际社会应允许在生命权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紧急干预。
关于民主与人权:强调应确保人民享有民主和尊严的权利,主张民主的形式不是唯一的,重要的在于其实质,应符合本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认为包括乌在内的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仍处于前工业化时期,西方国家把工业社会的民主强加给非洲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反对西方以民主和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关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主张对联合国安理会组成进行改革,尤其应增加非洲国家所占比重。支持安理会增加5个常任理事国,非洲、亚洲、拉美、日本和德国在其中各占一席,同时要求增加非常任理事国名额,新增加的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应与原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享有同等权利。
关于非洲问题:认为非洲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殖民掠夺,二是非洲国家内部及国家间的政治纷争,而关键在于非洲领导人本身。主张非洲要发展就必须清除部族主义。认为多党制不能使非洲实现现代化,反对西方国家不顾非洲的历史和现状对非洲事务指手画脚。积极倡导泛非主义思想,主张非洲联合,支持非统向非盟过渡,呼吁非洲国家通过加强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解决非洲本身的问题。
关于外援与外债: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不应视外援为发展的灵丹妙药,真正的出路在于建立起自己独特、一体化、能维持自身发展的经济。反对接受条件苛刻的贷款。
【同中国的关系】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与我建交较早的国家之一。1962年10月18日中乌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平稳,受乌政权更迭的影响不大,但高层交往较少。抵运执政后,中乌双边合作扩大,高层互访增多。穆塞韦尼总统曾于1989年和1996年两次访华,卡泰加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于1992年(以第一副总理兼抵运全国政委身份)、1998年访华,并于2000年10月率团出席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瓦帕卡布洛第三副总理兼外长于2002年4月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2001年1月访问乌干达。我方重要往访先后有:国务委员谷牧(1987),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1991),外交部长钱其琛(1991),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1992),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1997),外交部长唐家璇(1999),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1999),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2000年7月)等。
2002年4月,乌第三副总理兼外长瓦帕卡布洛访华,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副总理钱其琛、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和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分别会见,外交部长唐家璇主持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干达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5月,乌国防部长蒙巴巴齐访华,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会见。10月,乌议长塞坎迪访华并出席中乌建交40周年庆祝活动,李鹏委员长、许嘉璐副委员长和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会见。同月,乌农牧渔业部长穆杰瓦尔率乌友好代表团访华。3月,四川省副省长李达昌率四川省政府代表团访乌。4月,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率中共代表团访乌。7月,中国政府特使、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率2010上海市世博会申办团访乌,会见了乌第一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卡泰加亚和贸工部长卢古马尤。11月,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访乌,分别拜会了乌总统穆塞韦尼和总理恩西班比,并与乌总统事务部长兼代外长吉尔伯特·布凯尼亚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两国外交部关于建立政治磋商机制的协议和中国政府向乌干达政府提供小额援助的换文。
4月30日,中国新任驻乌干达大使李强民向乌总统穆塞韦尼递交了国书。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中国同乌干达贸易总额为3366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为2806万美元,进口额为560万美元。2002年乌在华留学生52人,中国在乌医疗队员8人。
中国驻乌干达大使:李强民。馆址:37,MalcolmXAvenue,Kololo,Kampala。电话:259881,234058,236895。传真:235087。商务处电话:267622,220379。地区号:00256─41。电子信箱:CHINAEMB@INFOCOM.CO.UG
乌干达驻华大使:菲力浦·伊德罗(PhilipIdro)。馆址:北京三里屯东街5号。电话:65321708。传真:65322242。E-mail:ugembssy@public.bta.net.cn。Website:www.uganda.cn777.com.cn
【同美国的关系】乌、美两国关系密切。乌每年从美获得各种援助约8000万美元,系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接受美援最多的国家之一。穆塞韦尼总统分别于1987、1990、1992、1994、1997年五次访美。1998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作为美在任总统二十年来首次访非便访乌。2000年10月,美国将乌列为享受《非洲增长和机遇法》优惠贸易条件的58个非洲和加勒比国家之一。2001年11月,穆塞韦尼在纽约出席56届联大期间会见布什总统,双方就反对恐怖主义和落实“非洲机会增长法案”等进行了商谈。2002年5月,穆塞韦尼在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访美,会晤了布什总统等美高层官员。6月,美国将其东非商会的总部设在坎帕拉。
【同英国的关系】英为乌前宗主国,对乌有传统影响,两国关系一直友好。穆塞韦尼总统曾于1986、1989、1991、1993年、2000年访英。2000年4月,穆塞韦尼总统对英国进行工作访问。英每年向乌提供约6000万美元援助和200多名奖学金名额。1999年12月,英国宣布免除乌2250万美元债务。2000年7月,英国负责国际开发事务的国务大臣访乌。2001年9月,穆塞韦尼总统对英国进行私人工作访问。2001年11月,英国在伦敦主持了乌干达和卢旺达两国总统会晤,调解两国紧张关系。
【同法国的关系】抵运政府执政以来,乌、法关系发展较快。穆塞韦尼总统于1987年、1990年、1994年和1997年访法。1998年11月,穆塞韦尼总统前往巴黎参加第20届法非首脑会议。密特朗总统1989年访乌。法先后为乌经济复兴计划、医疗卫生、采矿业和供水工程等提供了大量援助。1991年法免除乌2000万美元债务。1994年卢旺达内战爆发后,法因乌插手卢内战曾一度中止对乌援助。1997年,法对乌干涉扎伊尔内政表示不满。1998年,法公开谴责乌出兵刚果(金)。2000年1月,法国发展与合作部长访乌,这是近八年来法国首位部长访乌。2001年8月,法国外长访乌,就布隆迪和平进程和刚果局势同穆塞韦尼总统举行了会谈。
【同苏丹的关系】乌苏关系长期不睦,两国相互指责对方支持各自国内的反对派。1995年4月乌宣布与苏断交。1996年双方在喀土穆签署两国关系正常化协议,但未得到执行。1997年5月、6月和8月,穆塞韦尼总统与苏丹总统巴希尔分别在肯尼亚、津巴布韦和南非三次会晤,讨论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1999年12月8日,穆塞韦尼总统和巴希尔总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就结束敌对、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举行会谈并签署《和平协议》。2000年1月,乌外交部地区合作部长蒙巴巴齐率团访问苏丹。10月,乌表示反对苏作为东非地区的代表竞选下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12月,苏政府指责乌政府放任非政府组织从乌境内向“苏丹人民解放军”运送军火补给,以及阻止苏竞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年内,乌苏两国就落实和平协议进行了数轮会谈,但成果不大。2001年6月,苏丹总统巴希尔出席穆塞韦尼总统就职仪式,随后宣布两国恢复代办级外交关系。2002年3月,苏政府同意乌军进入苏南部剿匪,并数度延长乌军在苏境内的驻留期限。4月,两国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11月,乌干达与苏丹两国国防部长实现互访。
【同刚果(金)的关系】1997年,乌曾支持卡比拉推翻前扎伊尔蒙博托政权,乌同刚(金)关系一度十分密切。后来乌指责卡庇护乌反政府武装,两国关系恶化。1998年8月,乌支持刚(金)反对派发动武装叛乱,并以维护本国边境安全为由直接出兵参战,支持刚叛军占据了刚(金)东北部地区。1999年7、8月间,刚(金)冲突各方签署卢萨卡停火协议后,刚(金)问题转入政治解决阶段。乌多次参加关于刚(金)问题的地区会议,与其它有关各方达成多项协议,并担任刚(金)冲突各方“联合政治委员会”主席。2000年,乌开始从刚(金)撤军,但仍支持刚(金)反政府武装的活动。年内,穆塞韦尼总统出席了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刚(金)问题特别会议(1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刚(金)和平会议(2月)、在津巴布韦召开的有关刚果(金)问题的地区首脑会议(4月)。2001年,乌以小卡比拉执政为契机,积极寻求与刚改善关系,撤出大部分驻刚军队,穆塞韦尼同小卡比拉两度会晤,双方同意尽快恢复外交关系。但是,乌仍继续支持刚叛军,其留驻刚境内的部队不时卷入与刚部族武装冲突。自2001年10月以来,乌已撤出大部分驻刚军队,并于2002年9月恢复与刚的外交关系。
【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关系】肯尼亚蒙巴萨港是乌主要出海口,肯是乌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联系密切。2000年9月,穆塞韦尼总统访问肯尼亚。10月,乌、肯两国举行边境地区安全协商会议,就加强边境安全、保障两国边民自由往来等问题进行协商。2001年5月,肯总统莫伊出席了穆塞韦尼的总统就职典礼。
乌坦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2000年1月,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对乌进行工作访问。6月,穆塞韦尼总统访问坦桑尼亚,与姆卡帕总统讨论两国关系及乌、卢军队在基桑加尼交火事件。11月,穆塞韦尼总统前往坦桑尼亚出席坦桑总统姆卡帕的就职仪式。2001年1月、5月和6月,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三次访问乌干达。12月,穆塞韦尼总统出席坦桑尼亚40周年独立日庆典。
乌、肯、坦三国于1967年成立东非共同体,1977年共同体解体。1993年,三国恢复合作。1996年启动东非共合作体。1999年11月恢复东非共同体,三国决定进一步扩大合作,计划在四年内建立关税同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共同市场和货币联盟,最终实现政治联盟。2000年7月7日,经乌、肯、坦三国议会各自批准,《东非共同体条约》正式生效。
2001年1月,乌、肯、坦关于消除三国间关税壁垒的会谈取得进展,并就反倾销和转口贸易等问题达成共识。4月,第二届东非共同体首脑会议在阿鲁沙举行。10月,乌、肯、坦三国在阿鲁沙草签《国防谅解备忘录》,表示将加强三国在军事培训、技术、情报等方面的合作。2001年11月,东非共同体议会和法院成立。
2002年4月,乌、肯、坦三国元首举行东共体第二届特别峰会,会议讨论了建立东非政治联邦和东非海关联盟等议题。11月,穆塞韦尼总统赴阿鲁沙出席东共体第四届首脑会议,会议决定采取一致行动,打击东非地区恐怖主义势力。12月,穆塞韦尼总统出席了肯尼亚新总统齐贝吉宣誓就职仪式。
【同卢旺达的关系】1994年乌支持卢旺达爱国阵线夺取卢政权后,乌卢关系十分密切。1997年两国共同支持卡比拉推翻蒙博托政权,1998年又联合支持刚(金)反政府武装并出兵刚(金),成为事实上的盟友。但1999年8月以来,双方在刚(金)问题上分歧加剧,两国军队曾三次在刚(金)东部城市基桑加尼发生冲突,致使关系恶化。2000年7月,卢总统卡加梅访乌;9月,穆塞韦尼总统访卢,两国总统实现互访,使关系有所缓和。10月,卡加梅总统到乌参加姆巴拉拉恩塔雷(NTARE)中学校庆活动,与校友穆塞韦尼总统共同参加足球赛和联欢。2001年3月,乌出于国内大选的政治需要,指责卢旺达幕后支持乌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和乌反政府势力,将卢列为敌对国家,使两国关系再度紧张。2001年11月以来,在英国的协调下,两国总统、国防部长、外长及其他政府官员多次会晤,双边关系趋缓。
【同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2000年,穆塞韦尼总统出席了在开罗举行的首届非洲-欧盟首脑会议(4月)、在洛美举行的第36届非统首脑会议(7月)、在阿鲁沙举行的布隆迪和平会议(3月)、在阿鲁沙(7月)和内罗毕(9月)召开的布隆迪和平进程地区首脑会议(9月)。穆塞韦尼总统访问了利比亚(8月和11月)、尼日利亚(9月)、莫桑比克(11月)。布隆迪总统布约亚(1月、3月和9月)、吉布提总统古莱德(7月)、南非前总统曼德拉(10月)、刚果(布)总统萨苏·恩古索(11月)访问了乌干达。
2001年,穆塞韦尼总统出席了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东南非国家消除贫困首脑会议(2月)、在利比亚召开的非洲统一组织第五次特别首脑会议(3月)、在开罗召开的第六届东南非共同市场首脑会议(5月)、在肯尼亚举行的“伊加特”组织苏丹和平问题地区首脑会议(6月)、在卢萨卡举行的非统第37届峰会(7月)、在南非举行的联合国反种族主义大会(9月)、在塞内加尔召开的非洲国家反恐怖会议(10月),访问了利比亚、尼日利亚和马拉维(10月),以布隆迪问题地区和平倡议主席身份在阿鲁沙主持了布和平问题第16次首脑会议(10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访乌(7月)、非统秘书长埃西访乌并同穆塞韦尼举行了会谈(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