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史
2000年以前,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人来此定居。18世纪和19世纪曾建立过一个统一的王国。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0月成立,齐腊纳纳任总统期间,对内实行独裁,对外奉行亲法政策,经济情况恶化。1972年10月,齐腊纳纳被迫下台,布里埃尔。
拉马南佐阿将军夺取了政权。1975年2月5日内政部长拉齐曼德拉瓦上校接管权力,执政6天后被杀害。翌日,军事领导委员会领导安德里亚马哈佐准将继任。1975年6月,最高军事委员会取代了军事领导委员会,外交部长迪迪埃.拉齐拉卡出任国家元首、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同年12月,公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拉齐拉卡被选为共和国总统,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
地理位置
马达加斯加是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它由一个大岛和几个小岛组成。位于南部非洲的莫桑比克以东500公里处。
国家主要城市
序号主要城市所在地区
1塔那那利佛塔那那利佛
2安采拉纳纳安采拉纳纳
3菲亚纳兰措瓦菲亚纳兰楚阿
4马让加马阿让加
5图莱亚尔图莱亚尔
6达戈苏瓦雷斯达戈苏瓦雷斯
国家民族节日
节日日期内容
新年1月1日
复活节后星期一3月27日
纪念反法斗争日3月29日
劳动节5月1日
耶稣升天节5月4日
独立日6月26日
圣诞节12月25日
纪念日12月30日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纪念日
自然资源
矿藏丰富,石墨储量居非洲之首,还有云母、铀、铅、宝石、石英、金、银、铜、铝矾土、铬煤等。河流湍急,水力发电潜力大。森林面积1470万公顷。
经济简史
马达加斯加是个农业国,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拉齐拉卡于1975年12月就任总统后。实行了国有化政策,国家把60%的经济部门控制起来。80年代以后,鉴于经济陷入困境,马政府从1984年起实行了经济自由化政策。在国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颁布《投资法》,鼓励私人投资;在国外,放松外汇管制,推行贸易自由化。1988年又进行了经济改革,主要内容有:将经营亏损的国营企业出售给私人,将国有银行股份公司化,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继续推行社会经济调整计划。1989年以来,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财政赤字相对减少,但经济发展仍遇到不少困难。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2.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0美元。货币名称为马达加斯加法郎。1980-1989年年均通货膨胀率为17.8%。
经济概况
马达加斯加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5年,在174个国家中,马按人类发展指数(IndicateurdeDeveloppementHumain-IDH)方法排列为第135位,按人均方法排列在45个最贫困国家中第13位。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以农业为主。1991年,由于政治动乱,政权更迭,马经济严重受损,经济增长率暴跌至-6.3%。从1993年起,经济开始复苏,形势有所好转。1996年,由于马政局不稳,经济增长缓慢,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出口收入的70%来自农业。全国可耕地880万公顷,已耕地280万公顷,耕地的2/3以上种植大米。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自给。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剑麻、甘蔗、花生、棉花等。Vanilla香草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工业概况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有大小企业580余家,一半以上的企业设在塔那那利佛省。主要有轻工业、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纺织业、建材工业、炼油、农机维修等。1995年工业生产增长率约为1.6%。
主要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1995年):13705亿马法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02.5万马法郎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1995年):2%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5050.00法郎
通货膨胀率(1996年):22%
外贸
1987年后实行贸易进出口自由化政策,鼓励出口多样化,出口额有所增加。1995年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17%。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车辆、机械设备、药品、日用消费品及食品等。主要出口商品为咖啡、华尼拉、丁香、鱼类、石墨、铬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法国(约占马对外贸易总额的30%)、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中东产油国、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印度洋诸岛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