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热点标签
好贸易商务网
欢迎您访问好贸易商务网,本站各频道将陆续上线,敬请您的关注。
> RSS订阅贸易知识堂 > 国情节日 > 非洲各国 > 苏丹(Sudan)

苏丹(Sudan)

作者:好贸易网 来源:todaytex.com 发布时间:2005-12-2 0:22:03


【国家名称】苏丹(Sudan)

【国家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
【国家人口】3447万(1999年估计数)。全国有19个种族,597个部落。阿拉伯人约占39%,其余为黑人。南方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25%。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使用者占总人口的60%。通用英语。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主要居住在北方,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仅有5%的人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

【国家首都】喀土穆(Khartoum),人口近600万(1999年)

【重要节日】独立日:1月1日(国庆);救国革命日:6月30日。

【简况】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南毗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东壤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苏丹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季节气温可达50℃,全国年平均气温21℃,长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苏丹地处生态过渡带,极易遭受旱灾、水灾和沙漠化。

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13世纪,由于阿拉伯人的大量移入,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英国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群众开展反英斗争,于1885年建立了马赫迪(即“救世主”)王国。1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1953年建立起自治政府。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4月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简称“革指会”)。1993年10月,革指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并在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的总统大选中连任。

【政治】巴希尔1989年上台后,解散议会、内阁及地方政府;冻结了1985年制定的过渡宪法;取缔一切政党,停止一切非官方新闻机构的活动;199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南方部分省除外)实行伊斯兰法,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针和政策的准则。1996年3月,苏举行首次总统和议会选举,巴希尔当选总统,原全国伊斯兰阵线(简称“伊阵”)领导人图拉比当选议长。1998年6月,苏颁布新宪法,明确规定言论、结社自由和政治协商等原则,承认宗教平等、信仰自由,确立了独立、开放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同年底政府制定并通过《政治结社组织法》,约30个党派注册成为合法政党。1999年底,巴希尔总统与图拉比议长矛盾激化,巴希尔宣布解散议会,图拉比随后宣布退出“全国大会”,另组建反对党-“人民全国大会”。2000年12月,苏举行第二届总统和议会选举,巴希尔总统获得连任,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塔希尔当选议长。2001年2月,图拉比领导的人民全国大会党与加朗领导的南方反政府武装在日内瓦签署谅解备忘录后,苏安全部门逮捕了图拉比及人民全国大会党部分领导人,并查封了该党党部和党报《人民报》。

近年来,苏政府与反对派和解进程续有进展。1999年5月,长期流亡埃及的前总统尼迈里回国定居。2000年9月,巴希尔总统与反政府联盟主席、民联党主席米尔加尼举行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尽快进行直接谈判,以实现全面和平。同年11月,反对派乌玛党领导人马赫迪在境外流亡5年后回国,与苏政府商讨联合执政等问题。2001年11月,民联党副主席艾哈迈德·米尔加尼结束12年的流亡生活,返回苏丹。2002年,巴希尔总统、塔哈副总统以及外长穆斯塔法等分别与流亡埃及的反政府联盟主席、民联党主席米尔加尼进行接触和对话。苏执政的全国大会与乌玛党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与谈判。

【内战】由于苏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地差异与矛盾,苏爆发了两次南北内战。第一次内战始于1955年,止于1972年。20世纪80年代初,苏丹总统尼迈里在全国实行伊斯兰法,引起南方人的强烈抗议。1983年5月,以约翰·加朗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运军”(SPLA),开始武装推翻政府的活动,引发了迄今未止的第二次内战。近年来,在苏丹政府的努力和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斡旋下,苏政府先后与南方8个反政府派别签署《和平协定》,并谋求与SPLA谈判,和平解决南方问题。2000年底,巴希尔在苏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后,提出了将生存权作为基本权利、确保宗教自由和在地区国家参与调解的框架内坚持和平解决南方问题的两点倡议。2001年6月,埃及和利比亚继1999年联合提出解决苏丹问题的倡议后,再次联合提出实现苏全面和平和解的9点建议,苏政府表示无条件接受。11月,美总统苏丹和平特使丹福斯首次访苏,提出美关于实现苏和平的4点建议。2002年1月19日,在美参与下,苏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在瑞士达成双方在苏努巴山区实现有限停火的协议。7月20日,在“伊加特”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英等国的斡旋下,苏政府与SPLA在肯尼亚南部城市马查科斯就结束内战签署和平议定书。8月12日,双方就分享权力与资源、协调安全措施等重要细节开始新一轮谈判,但因双方分歧严重,谈判陷入僵局。随后,SPLA在南部和东部边境地区向政府军发动攻击,政府遂中止谈判并进行反击。经过各方调解,10月16日,苏政府同SPLA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恢复和谈,主要讨论权力与资源分配等问题。11月18日,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停火期延长至2003年3月底。12月底,苏政府与SPLA代表应美国邀请,在华盛顿就分歧较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非正式会谈。

【宪法】1973年4月实行首部宪法,1985年4月废止。同年10月颁布过渡宪法,1989年6月30日废止。1998年6月30日,苏颁布并实行新宪法,规定苏丹是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国家,国家实行建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非中央集权制;总统是国家主权的最高代表,军队最高统帅,拥有立法、司法、行政最高裁决权,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届;议会为立法机构;司法独立;确立言论、结社自由原则和政治协商原则;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相处,南北方公民与义务平等。2002年4月,全国大会协商会议就修宪问题作出决定,取消总统任期两届的规定,可连选连任。

【议会】根据1998年颁布实施的宪法,国民议会为苏丹国家立法机构,75%的议员由直选产生,25%由社团、组织间接选举产生,议长由第一次议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议会任期4年。第一届苏丹全国议会于1996年4月1日成立,共有议员400人,其中264人由直接选举产生,136人由总统任命,南方因战乱未参加选举,其议员11人由巴希尔总统直接任命。议长为哈桑·阿卜杜拉·图拉比(HassanAbudullaTurabi)。1999年12月12日,巴希尔总统罢免图拉比。2000年12月,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塔希尔当选为议长。

【政府】由总统直接主持,不设总理职务。

2002年11月30日改组后的内阁主要成员如下: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OmerHassanAhmedAl-bashir)、第一副总统阿里·奥斯曼·穆罕默德·塔哈(AliOsmanMohammedTaha)、副总统摩西斯·米夏尔(MosesMachar)。联邦政府部长共34人:总统府事务部长萨拉赫·艾哈迈德·穆罕默德·萨利赫(退役上将)(SalahAhmadMohammedSalih)、联邦关系部长纳菲阿·阿里·纳菲阿(博士)(Dr.NafieAliNafie)、内阁事务部长海迪·阿卜杜拉·穆罕默德(Al-HadiAbdallaMohammed)、国防部长巴克里·哈桑·萨利赫(少将)(BakriHassanSalih)、外交部长穆斯塔法·奥斯曼·伊斯梅尔(博士)(Dr.MustafaOsmanIsmail)、内政部长阿卜杜-拉希姆·穆罕默德·侯塞因(少将)(Maj.Gen.Abdul-RahimMohammedHussein)、财政和国民经济部长祖贝尔·艾哈迈德·哈桑(ZuberiAhmedHassan)、新闻和通迅部长泽哈维·易卜拉欣·马利克(博士)(Dr.ZahawiIbrahimMalik)、司法部长阿里·穆罕默德·奥斯曼·亚辛(AliMohammedOsmanYassin)、国际合作部长尤素福·苏莱曼·泰克奈(YusufSuleimanTakana)、科学技术部长祖贝尔·巴希尔·塔哈(教授)(Prof.ZuberiBeshirTaha)、文化部长阿卜杜勒-巴塞特·阿卜杜勒-马吉德(博士)(Dr.Abdul-BasitAbdul-Magid)、能源和矿产部长奥德·艾哈迈德·贾兹(博士)(Dr.AwadAhmedAl-Jaz)、工业部长贾莱勒·尤素夫·迪吉尔(博士)(Dr.JalalYusufDeger)、对外贸易部长阿卜杜·哈米德·穆萨·凯沙(AbdelHameedMoussaKasha)、农业和林业部长马吉祖布·哈里发(MajzoubAl-Khalifa)、灌溉和水资源部长卡迈勒·阿里·穆罕默德(KamalAliMohammed)、动物资源部长里亚克·高耶(博士)(RiekGaye)、运输部长萨曼尼·沃西拉·谢赫·萨曼尼(Al-Samanial-WasilaAl-Sheikh)、公路和桥梁部长穆罕默德·塔希尔·艾拉(MohammedTahirEila)、环境和建设发展部长提贾尼·亚当·塔希尔(退役上将)(Al-TiganiAdamAl-Tahir)、教育部长艾哈迈德·巴比克尔·纳哈尔(博士)(AhmedBabikerNahar)、高教部长穆巴拉克·穆罕默德·阿里·马吉祖布(MubarakMohamedAlMajzoub)、社会福利和发展部长萨米亚·艾哈迈德·穆罕默德(女)(SamiyaAhmedMohamed)、宗教指导和基金部长埃萨姆·艾哈迈德·巴希尔(博士)(EssamAhmedAl-Bashir)、劳动和行政改革部长宋·马纳尼·马卡耶(Al-SonMananiMagaya)、卫生部长艾哈迈德·巴莱勒·奥斯曼(博士)(AhmedBilalOsman)、议会关系部长阿卜杜勒·巴西特·萨利赫·赛卜德拉特(Abdel-BasitSabdarat)、青年和体育部长哈桑·奥斯曼·里兹格(HassanOsmanRizzig)、航空部长约瑟夫·马勒瓦勒(JosephMalwal)、电力部长阿里·塔米姆·法尔塔克(AliTamimFartak)、旅游与民族遗产部长阿卜杜-贾利勒·巴沙·穆罕默德·艾哈迈德(Abdu-JalilBashaMohamedAhmed)、内阁部长马丁·马勒瓦勒(MatinMalwal)、内阁部长克拉姆丁·阿卜杜·穆里(KaramEddinAbdelMula)斯、投资部长谢里夫·艾哈迈德·奥马尔·巴德尔(Al-SherifAhmedOmarBadr)、人道主义事务部部长易卜拉辛·马哈茂德·哈米德(IbrahimMahmudHamid)。

【网址】苏丹外交部网:www.sudmer.com
苏丹最大网站:www.sudan.net

【行政区划】设26个州。

【政党】1989年巴希尔发动政变后禁止党派活动。1999年1月1日苏《政治结社组织法》生效后允许党派注册后活动。苏现有约30个政党。主要政党和组织:

(1)全国大会(NationalCongress):是巴希尔政府的执政党,简称全国大。前身为苏丹全国伊斯兰阵线,由穆斯林兄弟会演变而成,1989年政变后成为执政党。1998年起用现名。1999年10月召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巴希尔总统任全国大主席,哈桑·图拉比为秘书长。2000年6月,全国大会召开协商委员会会议,决定免去图拉比全国大会秘书长职务,9月选举易卜拉欣·艾哈迈德·奥马尔为全国大秘书长。

(2)乌玛党(UmmaParty):由苏丹伊斯兰安萨教派第二任教长阿卜杜-拉赫曼·马赫迪于1945年1月创立。1956年7月起开始走上执政舞台。该党领袖萨迪克·马赫迪曾任苏丹总理(1985-1989年)。1989年现任总统巴希尔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以乌玛党为主的政府。1996年12月,马赫迪带领部分乌玛党领导人逃亡厄立特里亚,后转至埃及。2000年11月,马赫迪结束流亡,返回苏丹。

目前在苏合法登记注册的乌玛党为阿勒努尔·贾丁领导的“非主流派”乌玛党,该党在地方州政府中担任部分职务。马赫迪领导的“主流派”乌玛党未在苏注册登记。2002年7月,由穆罕默德·法德尔·马赫迪领导的乌玛党“改革革新”派脱离主流派,与执政的全国大达成协议,开始参政并进入内阁,该派领导人穆罕默德·法德尔·马赫迪任总统助理。

(3)民主联盟党(DemocraticParty):成立于1967年12月,是由民族联合党和人民民主党合并组成的。现在苏注册登记的民联党为民联党“辛迪派”,领导人为谢里夫·宰因·阿比丁·辛迪,该党部分成员在联邦政府中担任部长职位;现流亡埃及的穆罕默德·奥斯曼·米尔加尼领导的国外民联党曾参与组建了包括加朗反政府武装在内的反对党组织联盟-苏丹全国民主联盟。2001年,国外民联党副主席艾哈迈德·米尔加尼结束12年的流亡生活返回苏丹。

(3)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udanPeople’sLiberationMovement):苏丹南方最大的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是约翰·加朗。该运动又称“加朗运动”、“人运”、“主流派”,其武装力量称“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主张以武力推翻现政府,建立世俗社会,废除伊斯兰法,公平发展各地经济,与政府共享国家财产。

【司法机构】全国设高级司法委员会。下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院。首席法官为奥贝德·哈吉·阿里(AbaidHajAli)。总检察长由司法部长阿里·穆罕默德·奥斯曼·亚辛(AliMohammedOsmanYassin)兼任。

【重要人物】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总统。1944年1月1日出生于苏丹北部尼罗河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6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瓦迪西纳军事学院,1966年毕业后先后在西部军区、空降部队和独立第八步兵旅服役。曾获苏丹指挥参谋学院军事学硕士学位及马来西亚国家军事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6月30日发动军事政变前任第八步兵旅准将旅长,政变成功后任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总理、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中将。1993年10月改任总统。1996年、2000年在大选中两次当选。曾于1990年11月和1995年9月两次访华。

【经济】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基础薄弱,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巴希尔政府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经改措施,苏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仍未摆脱困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苏列为无力偿债和不宜提供贷款的国家,并于1993年8月停止其会员国的投票权。为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苏政府于1993和1996年分别发布新经济法规,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经济,鼓励外国投资,发展农业,促进出口,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私有化进程。1997年,苏政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实行财经紧缩政策,严格控制公共开支,限制依赖银行借贷开支比例,减少货币发行量,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利用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复苏,通胀率和赤字均明显下降,经济状况趋向好转,成为黑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1998年和1999年,苏政府均按期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受到该组织好评,并于2000年恢复其会员国的投票权。

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3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2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7%;

货币名称:第纳尔(Dinar);

汇率:1美元=255-260第纳尔;

通货膨胀率:6%。

(资料来源:2002年经济季评)

【资源】有铁、银、铬、铜、锰、金、铝、铅、铀、锌、钨、石棉、石膏、云母、滑石、钻石、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矿物资源储量:铁约3亿吨,铜900万吨,铬70万吨,银约9000吨,石油约5亿吨。森林面积5800多万公顷,占全国面积23.3%;在林业资源中,阿拉伯树胶占重要地位。水力资源丰富。有200万公顷淡水水域。

【工业】基础薄弱,2001年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主要工业有纺织、制糖、制革、食品加工、制麻、烟草和水泥等。由于能源紧张及熟练劳动力、原料和配件的缺乏,多数工厂开工不足。近年来苏政府积极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发展石油、纺织、制糖等工业。1999年,苏石油开发取得较大进展,苏成为石油出口国,2001年生产原油8800万桶,出口5600万桶,目前石油日产量已达24万桶。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如下:

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糖(万吨)506162.266.4

水泥(万吨)28.820.626.814.6

植物油(万吨)91210/

织物(万码)3600260055008100

香烟(万支)300300510260

鞋(万双)240033004800/

软饮料(万打)230017001800/

轮胎(万件)6020.717.317.6

面粉(万吨)32.43153.2/

(资料来源:2002年经济季评)

【农业】农业是苏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份额为48%,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0%左右。可耕地为0.92亿公顷,但可耕地利用率仅为15%。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占出口额的66%。农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主要供出口。苏丹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2001出口收入0.44亿美元;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中占第一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2001年出口收入1.044亿美元;阿拉伯胶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平均年产量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80%左右。

苏丹幅员辽阔,宜牧区面积为1.67亿公顷。苏丹的畜产品资源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列第一,在非洲国家中名列第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2000年苏丹全国牧畜存栏数为:牛3500万头,绵羊4250万只,山羊3750万只,骆驼315万峰。

【银行业】苏丹共有银行26家。苏丹银行建于1959年,为苏中央银行。其它均为商业银行,其中双尼罗河工业发展银行和喀土穆银行属于国有。

【旅游业】1991年接待外国游客约2万人。由于南部长期战乱,资金严重短缺及遭受安理会制裁,旅游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首都喀土穆仅有五星级宾馆1座,4座高级宾馆。床位约1200张。

【交通运输】铁路:总长5516公里。

公路:11900公里,其中4320公里铺有沥青。

水运:有远洋商船10艘,总吨位12.2万吨;内河航线总长5310公里,有轮船300多艘。苏丹港是苏丹的主要商港,年吞吐量800万吨,承担着90%的进出口运输任务。

空运:空运在苏丹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苏国内90%的运输系通过空运进行。苏丹民航局有大型喷气客机10多架,全国共有民航机场60多个,喀土穆、苏丹港、卡萨拉、朱巴、朱奈纳机场为国际机场。

管道运输:苏丹港至喀土穆建有输油管道,全长815公里,年输油能力80万吨。1999年,苏中南部油田经喀土穆至苏丹港长1640公里的输油管道开始投入使用。

【财政金融】近年来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第纳尔):

1996199719981999

收入630107415692067

支出925120617092284

赤字295132140217

【对外贸易】外贸在苏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汇收入主要依赖棉花、牲畜、芝麻、高梁、阿拉伯树胶和牲畜等农畜产品的出口,而工业产品及石油产品几乎完全依靠进口。主要贸易对象是中国、沙特、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法国等。近几年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1998199920002001

进口17.3212.5611.93213.95

出口5.967.817.3416.99

差额-11.36-4.765.4083.04

2001年,苏向中国、日本、沙特、韩国和法国的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9.3%、16.4%、8.7%、5.7%和5.3%,从中国、沙特、德国、英国和法国进口分别占进口总额的11.9%、8.8%、8.1%、7.2%和6.3%。

(资料来源:2002年经济季评)

【人民生活】苏人口增长率2.7%,人均寿命56.4岁,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5%。一般家庭基本生活费用占工资的66.52%,住房占12.36%。实行全民免费医疗。1989年,共有医院205所,病床19200张,血库31个,X光检查所58个。

【军事】武装部队建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后,军队实行了苏丹化。8月14日为建军节。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18~30岁的苏丹人必须有31个月的服役期。武装部队总兵力约为11.5万人,由陆、海、空及防空军4个军种组成。苏还组织和训练军事部队性质的民防军,估计有10万人。军事院校主要有最高军事学院、参谋指挥学院和军事学院。2001年军费开支约5.81亿美元。

【文化教育】1988年6月,教育部决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费的规定,小学仍为免费教育。各地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北方教育发展较快。全国人口的43%为文盲,25%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全国有中、小学校11553所,学生有361万人。综合大学5所,专科院校11所。喀土穆大学建于1902年,是苏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恩图曼伊斯兰大学建于1912年。

【新闻出版】主要报刊有《今日新闻报》、《消息报》和《多彩报》,均为阿文日报。《新地平线》为英文报,《今日苏丹》为英文月刊。

苏丹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1971年5月成立,在内罗毕、摩加迪沙、恩贾梅纳、开罗、吉布提设有分社。现已同法、德、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摩洛哥、叙利亚等国的通讯社以及中东通讯社、塔斯社、新华社等建立了交流和业务联系。每日出版阿、英文新闻电讯稿各400多份。在印度、美国和联合国派有记者。

苏丹国家广播电台,设在喀士穆以北的恩图曼镇,建于1940年,用阿、英、法、索马里等语言对国内外播音。在国内共有9个发射台,每日除用阿语播放19个小时的节目外,还用英、法等语言广播3个半小时。朱巴等城市建有地方广播电台。朱巴电台主要用英语向南方播音。

苏丹国家电视台,设于恩图曼,建于1963年12月,每天用阿、英文播送节目约8小时,同各阿拉伯国家和一些外国电视台有业务交流关系,收视观众约1000万。瓦德迈达尼和朱巴等地建有地方电视台。

【对外关系】苏奉行独立自主、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及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其外交的基本原则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合作、互不干涉内政和睦邻友好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发展双边及多边关系,遵守联合国宪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主张建立真正的国际新秩序,这一新秩序的建立不应只是几个大国或是少数国家集团的责任,而应在国际大家庭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产生;应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根除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必须以联合国宪章为准则,维护各成员国的合法权益和国家主权,实现所有成员国的完全平等。目前,苏丹已同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关于国际形势,苏认为世界处于历史性转折时期,正迅速朝着地区联盟和多极方向发展。世界面临一系列危机,一些势力将其意志强加于弱国。南北差距日益扩大。谋求进步、公正、稳定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

关于中东问题,苏主张以色列应从所有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出,支持叙利亚、黎巴嫩收复被以占领的戈兰高地和南黎巴嫩。承认巴勒斯坦国,认为巴人民应享有自决和建国的权利。谴责以色列将耶路撒冷犹太化的企图及对巴领土的侵略,称以的暴行是国际恐怖主义,指责美偏袒以色列。要求阿拉伯国家与以断绝经济关系,呼吁全国抵制美国和以色列货物。呼吁国际社会和安理会向以施压,敦促以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接受公正的和平,以实现地区安宁和稳定。强调苏丹人民与巴勒斯坦人民站在一起,苏将开放民防训练营地,训练准备参加与以进行圣战的年轻人。

关于反对恐怖主义问题,苏反对利用恐怖活动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认为应按照国际通用司法和国际法准则,由联合国来决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而不能让一些大国独断专行,反对将恐怖主义与某一特定的宗教和民族挂钩,反对实行双重标准。

关于人权问题,苏主张各国应通过合作客观地探讨解决人权问题,批评某些国家和国际人权组织在人权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的做法。强调各国有权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反对某些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向别国施压,干涉别国内政。

【联合国制裁】1996年,美国、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以苏收容、庇护三名参与1995年6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暗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未遂事件的嫌疑犯为由,推动安理会先后通过1044、1054和1070号三项对苏实施制裁的决议(1070号决议拟对苏进行航空制裁,但决议一直未经安理会审议,未能生效)。2001年9月底,在美国默许下,安理会取消对苏制裁。

【同中国的关系】1959年2月4日中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双方主要互访有,苏方:苏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阿布德中将(1964年5月)、尼迈里总统(1970年、1977年、1984年)、伊兹丁·赛义德议长(1984年9月)、萨迪克总理(1987年12月)、巴希尔总统(1990年11月、1995年9月)、第一副总统祖贝尔(1997年5月)、外长穆斯塔法、能矿部长贾兹、文化新闻部长加齐、国防部长哈提姆、公路通迅部长艾拉和司法部长亚辛先后访华(2000年)、第一副总统塔哈访华(2001年3月)。中方: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长(1964年1月)、乌兰夫副委员长(1978年11月)、李鹏副总理(1984年5月)、王任重副委员长(1987年11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1994年1月)、政府特使、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1999年6月)、吴邦国副总理(2000年11月)。

2000年苏方外长穆斯塔法、能矿部长贾兹、文化新闻部长加齐、国防部长哈提姆、公路通迅部长艾拉和司法部长亚辛先后访华;吴邦国副总理于11月访苏。2001年3月,苏第一副总统塔哈访华。

2001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第6届中苏经济、贸易及技术合作混委会。目前我在苏中资机构专家组、侨民共2239人,在苏开展承包劳务业务的公司有10家,承建项目为石油上下游、房建、道路、桥梁和电力等工程。

2002年双方主要互访有:中方: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成仁(2月)、北京军区司令员杜铁环上将(6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马文普副部长(8月)。苏方:能矿部长贾兹(3月、11月)、苏军队总长阿巴斯·阿拉比中将(3月)、外交国务部长提捷尼(4月)、国际合作部长特克纳(9月)、文化部长巴西特(12月)。

2002年4月19日中国新任驻苏丹大使张栋向巴希尔总统递交国书。

目前我在苏中资机构专家组、侨民共2239人,在苏开展承包劳务业务的公司有10家,承建项目为石油上下游、房建、道路、桥梁和电力等工程。

近年来,中苏贸易额稳步增长。2001年,两国贸易总额达115,802万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1,989万美元,进口93,813万美元。

中国驻苏丹大使:张栋

馆址:MANSHIADISTRICT,KHARTOUM,SUDAN

电话:(00249)(11)272730传真:271138

商务处地址:MANSHIADISTRICT,KHARTOUM,SUDAN

电话:272274,电传:22806CHINCOSD

电子信箱:EMBSUDAN@HOTMAIL.COM

苏丹驻华大使:米尔加尼·穆罕默德·萨利赫(MirhganiMohamedSalih)

馆址:三里屯东2街1号

电话:65323715

传真:54321280

电子邮箱:sudan@iuol.cn.net

【同美国的关系】1952年美在喀土穆设联络处,苏丹独立后升为大使馆。1967年苏丹为抗议美支持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同美断交。1972年复交。1989年7月,美总统布什祝贺巴希尔主席执政,希望新政权尽早解决苏丹南方问题。1990年美国指责苏丹违反人权,停止了除人道主义救济以外的其他援助。1991年苏丹反对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的军事行动。1993年8月美将苏列入支持恐怖活动国家名单。1996年1月,美出于安全原因,将驻喀土穆使馆所有外交人员分别移至埃及和肯尼亚,但同时表示将继续保持同苏外交系。1997年11月4日,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以苏继续支持国际恐怖主义、侵犯人权、危害邻国稳定等为由,宣布对苏实行全面经济制裁。1998年8月20日,美国以反恐怖主义和苏生产化学武器为由用导弹炸毁了喀土穆北部的希法制药厂。苏要求联合国派调查团遭美反对。此后双方就解决希法问题和改善双边关系进行了接触。年底,美总统克林顿宣布延长对苏制裁一年。99年4月,美宣布取消对苏食品和药品禁运。7月,美国会通过关于在苏南方设立禁飞区等反苏议案。2000年3月和6月美派特使两访苏丹。7月,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在洛美会议上会晤苏外长,美驻苏领事馆已复馆,但美对苏现政权的敌视态度和对苏以压促变的政策并没有改变。美对调解苏政府与反对派的倡议反应冷淡,拖延和搁置苏提出解除安理会制裁的要求,并竭力阻挠苏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致使2000年10月苏竞选失败。2001年9月底安理会取消对苏制裁。11月,美总统苏丹和平特使丹福斯首次访苏,12月,在美、瑞士主持下,苏政府与反政府武装达成在努巴山区实行有限停火协议。

2002年1月19日,在美、瑞士主持下,苏政府与反政府武装达成在努巴山区实行有限停火协议。美等西方国家提出在保持苏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苏南方实行高度自治,享有独立立法权为主要内容解决苏南方问题的“新建议”。2月,苏外长穆斯塔法应美国会邀请对美进行非正式访问,同美副国务卿和国务卿非洲事务助理进行会谈,会见了一些国会议员,这是15年来苏丹外长第一次访美。2月,巴希尔总统发表讲话,表示政府愿与美合作,实现苏丹的和平与稳定,努力消除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障碍。3月,苏丹人民解放运动领导人加朗访美,会见了国务卿鲍威尔、国家安全局副局长等官员及一些议员和知名人士。3月,美前总统卡特访苏。4月,美国会通过决议,将苏丹等7国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6月,美驻苏代办杰夫·米灵顿到任。7月,美助理国务卿沃尔特访苏,为苏政府与SPLA在肯尼亚进行的和平谈判斡旋。8月,美国务院设立苏丹事务司。9月苏外长穆斯塔法在参加第57届联大后访美,就促进双边关系正常化、苏和平进程等问题进行了磋商,鲍威尔对苏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表示满意,允诺美将公平客观地推进苏和平进程。10月22日,布什总统签署了《苏丹和平法》,规定如果六个月内苏和谈无进展,将对苏政府进行制裁。11月,美再次延长了自1997年以来的单方面对苏经济制裁。

【同英国的关系】英国曾是苏丹的殖民地宗主国,苏独立后两国曾长期保持密切的政治及经济联系。9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对苏丹现政府实行的内外政策不满,中断了对苏援助,并支持苏国内的反对派,两国关系恶化。1995年4月4日,英国新大使向巴希尔总统递交国书。7月苏新任大使赴英。英国积极支持安理会通过对苏实施制裁的1044号、1054号和1070号决议。1998年8月,英宣布支持美国空袭苏希法制药厂,苏遂撤回驻英大使。此后双方均表示愿改善关系。99年6月,两国恢复代办级外交关系。9月,苏外长穆斯塔法与英外交大臣库克在联合国会晤。10月,两国恢复互派大使。2002年1月,英国国际合作大臣舒尔茨访苏,表示英国重视改善与苏关系,愿与有关各方一道,为实现苏公正和平而努力。3月,英任命阿伦·古力特为英苏丹问题特使,至2002年底,古力特已六次访苏。2002年2月和5月,苏总统和平顾问加齐两次访英,7月,苏第一副总统塔哈访英。

【同埃及的关系】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互视对方为战略纵深。1974年两国制定一体化计划。1976年签订共同防御协定。1979年后,尼迈里对埃以和约进行公开批评,导致双方撤回大使。1981年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1982年两国签订了《一体化宪章》。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双方立场对立。1992年苏埃在哈拉伊卜地区归属问题上发生争执。双方进行多次磋商,但均无结果。其后两国无高层人员往来。1995年6月刺杀穆巴拉克总统未遂事件发生后,埃及与苏丹在哈拉伊卜地区发生小规模流血冲突,穆巴拉克总统公开会见了苏前总统尼迈里及苏反对派领导人。1996年,埃及积极支持安理会通过制裁苏丹的1044、1050和1070号决议,但又表示不希望对苏实行经济及军事制裁。1999年起,埃及加大对苏和平进程的参与力度,7月与利比亚提出解决苏问题的联合倡议。7月12日,巴希尔总统在阿尔及尔出席第35届非统首脑会议期间与穆巴拉克总统举行会晤。12月巴希尔总统实行紧急状态,埃表示支持,并做海湾和其它国家的工作,为苏总统争取支持。12月22日,巴希尔对埃进行正式访问,使两国关系基本正常化并日益密切。2000年9月,苏埃两国混委会在苏召开,双方签署了涵盖经济、工业、旅游、投资、文化等领域的8个合作协议。2001年巴希尔总统再次访埃,两国混委会由部长级提升至总理级,并签署了21项合作协议。埃支持苏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南方和平的努力,并于2001年6月和利比亚联合提出实现苏全面和平和解的9点新倡议。6月,苏、埃正式实施两国外交护照互免签证协议。2002年5月,巴希尔总统访埃。7月,第一副总统塔哈赴埃主持两国经贸混委会。9月,苏外长穆斯塔法访问埃及。

【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苏丹与埃塞俄比亚曾因相互支持对方反对派而长期不和。1995年9月,埃塞俄比亚公开指责苏幕后策划了亚的斯亚贝巴刺杀埃及总统事件并窝藏3名凶手,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96年1月,埃塞将苏涉嫌暗杀埃及总统案提交安理会,并要求对苏实施制裁。1999年5月,巴希尔在吉布提会晤梅莱斯总理,双方一致同意发展全面的双边关系。此后两国在通商和埃利用苏丹港进出口商品等方面进展顺利。11月17日,巴希尔对埃塞进行访问。2001年2月,巴希尔总统再次率代表团访问埃塞,推动执行两国业已签署的合作协议。2001年2月,巴希尔总统访问埃塞,推动执行两国业已签署的合作协议。5月,苏外长穆斯塔法访埃塞,与埃塞外长主持召开两国混委会,讨论进一步扩大合作事宜。2002年1月、5月,埃塞总理和外长分别访苏。4月,苏第一副总统塔哈访问埃塞。埃塞政府表示将停止向苏反政府武装加朗领导的“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提供任何方式的支持。

【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苏丹长期支持厄立特里亚的独立运动。但1993年厄独立以来,苏厄边界时常发生厄政府军与非法越境的武装人员之间的冲突。厄指责苏支持其境内的厄反对派在两国边境滋事,向厄输出原教旨主义。1994年12月,厄宣布断绝与苏的外交关系。此后,厄公开支持苏反对派的活动。1997年初以来,苏厄边境发生数次武装冲突。1998年11月,苏、厄两国外长在卡塔尔举行会谈,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意通过谈判消除分歧。1999年4月16日,巴希尔总统与厄立总统伊萨亚斯在利比亚会晤。5月2日,两国总统在多哈再次会晤并签署和解协议,宣布恢复外交关系。6月14日,两国外长在多哈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部长级混委会解决双边政治、军事、安全等问题。2000年初,厄驻苏使馆复馆,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2001年6月,苏第一副总统访厄,两国成立部长级混委会,10月厄向苏复派大使。目前,双方正就划界问题举行谈判,两国关系明显改善。2002年5月,苏全国大会秘书长奥马尔访问厄特。9月,苏指责厄特政府支持苏反政府武装SPLA,攻打苏东部边境地区,并就此向安理会、非盟和阿盟提出控告,厄特对苏的指控予以否认,两国关系发展受阻。10月,厄特反对派“爱国联盟”主席访苏,会见了巴希尔总统及政府官员。

【同乌干达的关系】1986年乌干达“抵抗运动”上台执政后即开始清剿北方反政府武装,部分反政府分子遂逃入苏丹境内;苏丹南方反叛武装亦经常从乌境内向苏政府军发动军事攻击。为此,苏乌两国长期纠纷不断。1994年,乌作为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成员国参与苏南方问题的调解。1995年4月,乌指责苏外交官从事了危及乌安全的活动,宣布与苏断交。1996年9月,在伊朗总统拉夫桑加尼调解和主持下,苏乌在喀土穆签署《乌干达和苏丹关于解决争端和关系正常化的协定》,决定逐步恢复外交关系。但苏乌关系反复无常,双方相互指责,经常出现紧张局面。1998年刚果(金)危机爆发后,两国立场对立,关系又一次倒退。1999年12月8日,在美前总统卡特调解下,巴希尔与穆塞维尼总统在内罗毕会晤,双方签署关于恢复两国外交关系、不以武力解决争端和停止支持对方国家反政府武装的协议。12月21日,两国总统在利比亚再次会晤。2000年9月,经埃及、利比亚调解,苏乌关系基本实现正常化。2001年5月,巴希尔访问乌干达,参加总统穆塞韦尼就职庆典,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斡旋下,苏乌双方同意立即恢复代办级外交关系。8月,巴希尔再度访乌。2002年初,乌总统首次参加在喀土穆召开的伊加特首脑会议,并访问苏丹,两国签署边界与安全协议,互相允许对方军队在本国境内围剿其反政府武装。2002年初,乌总统首次参加在喀土穆召开的伊加特首脑会议,并访问苏丹,两国签署边界与安全协议,互相允许对方军队在本国境内围剿其反政府武装。2002年4月,乌干达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支持欧盟提交的反对苏丹的人权状况报告,苏对此不满,苏外长就此赴乌磋商。4月,两国关系由代办级提升至大使级。7月,巴希尔总统访乌,并在乌总统穆塞韦尼的安排下,与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军”领导人加朗会晤。11月,乌国防部长访苏,两国签署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延长乌政府军在苏境内追剿圣灵军的期限。

【同肯尼亚的关系】苏与肯之间有领土争端,肯长期同情与支持苏南方反政府武装。巴希尔执政后,与肯就两国边境地区现状达成谅解,签署了安全协定。肯与埃塞、厄、乌干达组成“伊加特”四国调解委员会斡旋解决苏南方问题,苏政府与加朗均派代表出席,前两轮和第四轮和谈均在肯举行。2001年苏丹外长穆斯塔法访问肯尼亚,与莫伊总统举行会谈。2002年1月,肯总统莫伊赴苏参加第九届伊加特首脑会议,会后与巴希尔总统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惊醒会谈。肯尼亚在苏丹和平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协调作用,2002年7月,苏政府与SPLA在肯尼亚的马查科斯签署和平议定书。

【同利比亚的关系】尼迈里时期,两国关系紧张。1975年和1976年,苏丹发生两起有利背景的未遂政变,苏同利断交。1978年两国复交。1981年因乍得问题,苏丹再次与利断交。1985年苏丹发生政变,利率先承认苏丹新政权。巴希尔执政后,两国正式签署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安全和思想等方面实现全面统一的一体化协议但无实质性进展。苏反对美借洛克比事件对利的制裁。1997年后,利比亚积极调解苏与乌干达、埃及和厄立特里亚等国关系,还在苏政府与反对派之间进行斡旋。1999年6月,卡扎菲对苏进行正式访问,表示将积极推动苏和平进程。7月,利联合埃及提出苏丹问题和平倡议,苏政府和反对派均表接受。2000年11月,苏丹、利比亚和埃及在国外长在喀土穆举行的伊加特首脑会议期间开会讨论启动埃利联合倡议的问题。2001年5、6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访问苏丹。利召集埃及和苏丹外长在的黎波里召开会议,积极支持苏政府为实现苏和平所做出的努力。两国外长互访频繁。2002年3月,巴希尔总统赴利参加萨赫勒-撒哈拉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10月,苏总统助理穆巴拉克·法德尔·马赫迪赴利出席两国一体化最高委员会会议,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

【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尼迈里执政时,两国关系密切,沙特是阿拉伯国家中对苏援助最多的国家。萨迪克执政期间,沙对苏同利比亚、伊朗发展关系不满,冻结了对苏的经援。1989年后,巴希尔为改善和发展与沙关系,两次访沙。在海湾战争中,苏因支持伊拉克,得罪了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另外由于苏支持沙特反对派分子本·拉登,沙断绝对苏的一切援助。自1995年起,苏主动修复与沙关系。从1996年起,沙开始恢复向苏提供少量经援。2000年2月,巴希尔总统访沙,这是近10年来苏总统首次访沙,苏沙关系恢复正常。2002年,沙特王储提出中东和平新倡议后,苏表示支持。6月,巴希尔总统访沙。6月、12月,苏、沙两国外长实现互访,成立部长级混委会,并签署了政治、经贸合作框架协议,沙支持政府的和平努力。沙特积极在苏投资,沙特发展基金会向苏丹麦罗维大坝项目提供贷款1.5亿美元。

【同伊朗的关系】互视对方为战略伙伴。1991年12月和1996年9月,拉夫桑贾尼总统两次访苏。积极调解苏、乌(干达)关系,拉第二次访苏时主持签署苏、乌两国消除分歧与紧张关系的“喀土穆协议”。1997年1月,苏东部战事爆发后伊公开支持苏,并提供坦克、飞机等军事援助。3月,伊外长分别访问苏、乌,进行调解。

【同其它国家的关系】2000年1月15日至2月19日,巴希尔总统访问也门、巴林、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和卡塔尔。3月,巴访问阿尔及利亚。4月3至4日,巴赴埃及首都开罗出席首届欧非首脑会议。18日至20日,马拉维总统巴基利访苏。24日至25日,巴赴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出席“防治马拉热非洲首脑会议”。5月3日,苏丹与突尼斯两国同时宣布恢复中断10年的外交关系。6月12日,巴赴叙利亚出席叙前总统阿萨德的葬礼。8月2日,巴访问约旦。27日,巴出席索马里新总统阿布迪·卡西姆的就职仪式。10月12日,巴赴卡塔尔首都多哈出席第9届伊斯兰首脑会议。30日至31日,巴赴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出席东南非经济合作组织特别首脑会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