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
作者:世界买家网 微信:QQ:1407106692 来源:todaytex.com 发布时间:12-1 15:59:17
【国家名称】印度(India)
【国家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称其领土为328.78万平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
|
【国家人口】10.2亿(2001年)。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国家首都】新德里(NewDelhi),连同老德里人口共1280万(2001年)。
【简况】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与中国时差两个半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治】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统治,反对党曾在1977年~1979年和1989年~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1996年以来印度政局不稳,到1999年先后举行3次大选,产生了5届政府。本届政府于1999年10月第十三届人民院选举产生,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获胜,瓦杰帕伊为总理。
全国民主联盟政府较前几届政府稳定。政治上谋求国内政局和社会稳定,经济上实行“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外交上加速推进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
【宪法】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联邦院共244席,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立法院议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现任联邦院议长帕伊隆·辛格·谢卡瓦特(BhaironSinghShekhawat),2002年8月19日就任。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543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第13届人民院于1999年10月产生,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获301席,组建政府。2002年,人民院组成为: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306席,印度人民党181席,为第一大党;国大党(英)及其盟党123席,国大党112席;左翼政党及盟党63席,其余政党50席。人民院议长马诺哈尔·乔希(ManoharJoshi),2002年5月10日就任。
【政府】本届政府于1999年10月13日组成,是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现主要内阁成员有:总理阿·比·瓦杰帕伊(AtalBihariVajpayee)、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德瓦尼(L..K.Advani)、外交部长亚施旺特·辛哈(YashwantSinha)、财政部长贾斯旺特·辛格(JaswantSingh)、国防部长乔治·费尔南德斯(GeorgeFernandes)。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现任第34届首席法官V·N·卡尔(VNKhare),于2002年12月就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现任总检察长S·J·索拉伯吉(SoliJ.Sorabjee)。
【政党】(1)印度人民党(BharatiyaJanataParty):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350万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5月大选至今一直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现任党主席为奈杜(Naidu)。
(2)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TheIndianNationalCongress〔IndiraGandhi〕):简称国大党(英)。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1885年12月成立,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该党现为最大在野党,现任主席索尼亚·甘地(SoniaGandhi)。
(3)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CommunistPartyofIndia〔Marxist〕):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组成。近年来发展较快,党员增至70万,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现任总书记哈·辛·苏吉特(H.S.Surjeet)。
(4)印度共产党(CommunistPartyofIndia):成立于1920年。有党员54万。1964年分裂,以党主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与党内发生分歧而被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现任总书记A·B·巴尔丹(A·B·Bardan)。
(5)泰卢固之乡党(TeluguDesam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党。近年来是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选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政党。在安得拉邦执政,党主席、邦首席部长钱·奈杜(NarraChandrababuNaidu)以重视信息技术著称。
【重要人物】阿卜杜尔·卡拉姆:总统。1931年10月15日生于泰米尔纳杜邦,穆斯林,无党派。早年就读于蒂鲁奇圣约瑟夫学院和马德拉斯技术学院,分别获得理学士和航空技术博士学位。自1958年起,先后在印国防部下属的空军技术开发和生产理事会、航空发展局、印太空研究委员会从事科学研究。是印空间研究组织的缔造者之一。1982年起担任国防研究和发展研究所所长,负责实施印度导弹综合发展计划,研发了大地、烈火、三叉戟、眼镜蛇等自产导弹,被誉为印度的导弹之父。1981年、1990年和1997年分别获印度三级、二级和最高荣誉一级勋章,出任印政府首席科学秘书。著有自传《火之翼》和《印度2020--新千年蓝图》等书,希望通过科技治国,印度在2020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总理。1926年12月生于印度中央邦瓜廖尔一个教师家庭。获文学硕士学位。1951年参加人民同盟创建工作(该同盟为印度人民党的前身)。自1957年起,多次当选印度人民院和联邦院议员。1977年,英·甘地实行紧急状态期间被捕入狱。出狱后,他领导的人民同盟与其他党派共同组建人民党,并在当年的大选中获胜,建立了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个非国大党政府,瓦任外交部长。1979年访华。1980年,人民党分裂,以瓦为首的原人民同盟脱离人民党,另外组建印度人民党。瓦先后出任该党主席、议会党团领袖。1996年大选后,印度人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瓦曾出任内阁总理13天。1998年3月再度担任总理。1999年10月,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在提前进行的第13届人民院大选中获胜,瓦第三次出任总理。
【经济】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至1996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2%。九·五计划(1997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计划,将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继续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由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印经济增长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6%。
国内生产总值(2001/2002年度):209400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2002年度):5.6%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卢比
年均通货膨胀率(2001/2002年度):4.3%
(资料来源:印度中央统计署2003年1月公布数据)
【资源】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铬铁矿1.24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锌589万吨,铜352万吨,铅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6.65亿吨,天然气648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5300万公顷,覆盖率为16%。
【工业】2001/2002年度,工矿业比上年度增长2.7%,产值3368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是过去10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其中制造业2.4%,电力工业2.7%,矿业1.1%,初级、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增长都较上年有大幅减少。近年来,印度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2000/20012001/2002
煤300003096332779
铁矿砂72707770n.a.
原油319532433203
天然气(亿立方米)284.5294.8297.1
水泥9821976110690
钢材244029273064
化肥(氮、磷肥)14301470n.a.
布(亿平方米)236402n.a.
发电量(亿度)480749965153
汽车(万辆)87.579.783.4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n.a.暂无统计)
【农业】2001/2002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5.7%,产值30205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由于全年降水的时间和地区分配均匀,粮食产量增长6.3%,为2.12亿吨。粮食储备目前已达5000万吨。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72%。全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2001/2002年度牛奶产量约为8460万吨,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近些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2000/012001/02
粮食总产量208901959021200
稻米895084908310
小麦756068707180
牛奶781081008460
油料207018402050
甘蔗299202992030010
茶83.584.884.7
皮棉(万包)*11609701010
黄麻(万包)**105010501160
注*每包皮棉为170公斤。
**每包黄麻为180公斤。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服务业】80年代以来以高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1993-2000年,印服务业实现了7.1%-10.5%的高速增长。2001/02年度,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5%,总产值为6163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从业人数1994年为1261.8万人,其中85.2%为政府机关和国营部门职工。印度软件制造与服务业近几年来以年均超过5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2001/02年度软件总产值98.6亿美元,其中出口78亿美元。政府计划到2008/2009年度,印软件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
【旅游业】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社会效益良好的创汇产业列入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全国第六大出口创汇部门。1999年各类旅馆1229家。近年来,外国旅游者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受9·11事件影响,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国游客量下降了10.2%,人数242.3万,收入下降8.1%,为29.1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量的60%,为世界最大的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铁路:2001/2002年度铁路线总长6.31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57万公里,约占铁路总长的25%;2001/2002年度客运量4930亿人公里,货运量为3332亿吨公里,铁路运输总收入3783.7亿卢比,比上年增长8..5%。
公路:2001/02年度总长约330万公里,其中国家级路5.8万公里。1999/2000年度登记的各种机动车辆约4839万辆,其中客车55.9万辆,货车268.1万辆,公路运输总收入为3393.3亿卢比。目前,公路承担着全国80%的客运量和60%的货运量,全国日平均客运量逾6000万人次。
水运:印有港口共约200个,其中12个大港口和184个中小港口。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约1.4万公里,实际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运公司,其中19家承担远洋运输业务,49家承担近海运输业务,其余两兼。到2002年3月,印全国水运总能力为3.44亿吨,2001/2002年度印水运货运总量为2.88亿吨。印还在十·五计划中将主要港口的总货运量提高到4.7亿吨。孟买为全国最大港口,海运的1/5和集装箱运输的1/2经过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
空运: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营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数量为3998.3万,货运量为85.4万吨。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国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个国际机场;国内机场92个。
【财政金融】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地方债务累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庞大的赤字已成为经济中主要的不稳定因素。2001/2002年度政府财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为解决赤字问题,印政府提交了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案,目标是到将中央政府赤字削减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并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债务规模。近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状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99/20002000/012001/02
总收入54261.659796.367099.1
总支出54581.359561.767812.9
财政赤字-18482.6-19985.3-22871.6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汇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为704亿美元。到2001年9月,外债为996.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其中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从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对外贸易】近年来,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不振,贸易赤字日益严重,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1999/20002000/012001/02
进口额553835926457618
出口额375424489444915
差额-17841-14370-12703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经济概览)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长0.8%,进口下降0.2%,贸易逆差与非贸易盈余基本相抵,经常账户大体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中期出口战略,计划以下列部门为重点将年出口总额增加到800亿美元:工程、机电、电子、纺织、宝石和首饰、化工、农业、皮革和鞋类。该年度印主要进口商品为:珍珠、宝石、电子产品、金银、化工产品、石油及其制品、燃料、资本货物、化肥、钢铁、造纸原料、纸张等。主要出口商品为: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及其制品、农业及相关半成品、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主要进出口方向是欧盟(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和日本。
【外国资本】印度从1991年起实行积极吸引外资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达639亿美元。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国投资52.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9亿美元。到2002年10月,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美、日、英、德、荷兰、韩、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资多的行业是能源、通讯、电子设备、运输业、服务业、化工、旅馆和旅游、纺织业等。
【外国援助】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1/2002年度获贷款及捐赠总额为2509.5亿卢比,约为5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援1755.9亿卢比,约为36亿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1999/20002000/012001/0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36.78720.85803.70
国际开发协会352.69413.53444.00
日本374.23272.98205.80
亚洲开发银行216.30526.50672.50
德国41.0038.6041.20
英国204.1047.40194.40
美国7.458.1112.20
荷兰13.377.0333.2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人民生活】2001/2002年度印度人均收入为378美元。据印度官方公布资料,1999/2000年度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2.6亿,占印总人口的26.1%,其中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人数1.93亿。印度历届政府将消除贫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十·五计划中制定了减少贫困人口的目标,要将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2.2亿,占总人口的19.3%。1999/2000年度印度失业率为7.32%。2000/01年度,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5.2%。到2000年,全国有各类诊疗所和医院4.3万家,登记行医人员50.39万人,登记护士73.7万人。2000年,人口预期寿命为65岁,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8.5‰。
【军事】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陆军参谋长上将S.潘德马那巴汗(S.Padmanabhan),空军参谋长上将S.克里希纳斯瓦米(S.Krishnaswamy),海军参谋长上将M.辛格(M.Singh)。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分东、南、西、北和中央五大军区,拥有中程导弹,已具备核能力。海军7万,分为西、东二支舰队和南部科钦训练基地;孟买和维沙卡帕特南为最大的海军基地,分别是西、东舰队司令部所在地。1999年新成立远东军区,司令部设在布莱尔港。空军17万,分成西、西南、东、南和中央五个军区,拥有米格29、幻影2000等先进作战飞机。海岸警卫队分西岸、东岸、安达曼和尼科巴三个大队,指挥部分设于孟买、马德拉斯和布莱尔港。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1998年5月,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联合政府进行核试验,坚持建立最低有效核威慑。1999年8月17日,印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提出核构想草案,提出印要建立陆基、空基、海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强调印将奉行拥有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的理论,称印拥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阻止任何国家或实体对印及其部队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2003年1月,印正式全面出台核政策框架,成立核指挥机构及其直属战略部队司令部,核指挥机构由总理、国防、内政、外交和财政部长、各军种参谋长等组成的政治委员会控制。
2001/2002年度国防预算开支为6200亿卢比(约合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
【文化教育】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2001/2002年度,印政府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99%,成人识字率为65.38%。2000/01年度中小学入学率81.6%,但小学缀学率为40.7%,初中缀学率为53.7%。全国现有254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至2000/01年度,各级学校、学生和教师情况如下:
学校(万所)在校人数(万人)
高等院校1.04606*
高级中学12.62880
初级中学20.64280
小学63.8711380
*为1996年数字。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新闻出版】印报刊大多属私人和财团所有。到1993年底,全国共有96种文字的报刊33612种,总发行量为6761.1万份。印地文和英文报刊分别占总数的37%和16%。报刊中,最大的三家日报依次为《印度时报》、《马拉雅拉娱乐报》和《古吉拉特新闻》。主要印地文报纸有《旁遮普之狮报》、《今天日报》、《印度斯坦报》等;主要英文报纸有《印度斯坦时报》、《政治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等。
主要新闻机构和通讯社有:(1)新闻发布署:相当于政府中央通讯社,拥有1100多名国内和180多名国外特派记者,电传网覆盖全国各地,向8000余家新闻单位供稿。设有8个地区总分社和27个分社。(2)印度报业托拉斯:印最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成立于1947年8月,后兼并印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于1949年元旦开业。现设136个国内分社和11个海外分社,员工1000多名,海外记者30多名。英文日发稿量超过10万字。在北京派驻记者。(3)印度联合新闻社:印第二大通讯社,系报业同仁的合股企业。1959年登记成立。现有分社100多个。目前向四个海湾国家及新加坡、毛里求斯提供新闻服务,在迪拜、华盛顿和新加坡设有分社,向22个国家派驻了记者。(4)印度斯坦新闻社:私营,主要编发印地文、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尔文的新闻。
全印广播电台隶属政府新闻广播部,广播网覆盖全国人口95%。对内使用23种语言播音,日播音75小时15分钟。拥有100多名国内记者,向7个国家派有常驻记者。
全印电视台于1959年9月试播,1976年脱离全印广播电台成为独立机构,隶属新闻广播部。全国现有18家电视台,6个邦开通了卫星电视接收。电视网覆盖全国人口的86%。
【对外关系】印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努力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了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大国平衡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印加快推进大国外交战略。强调外交为经贸服务,在保持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关系,尤其是经贸科技合作,吸收资金和技术。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迅速,1996年正式成为东盟全面对话国并参加东盟地区论坛;积极要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工作组和亚欧会议;1997年参加“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2000年11月与泰、缅、越、老、柬共同成立“湄公河-恒河合作计划”。1997年倡导建立了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重视能源安全,逐步拓展同海湾、中亚等能源供应国的交往与合作。到1999年7月,同163个国家有外交关系。
印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考虑到所有国家利益并能为所有人接受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各国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公正合理的新经济秩序。建议立即扩大安理会,以增加其代表性,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
1992年联大期间正式向大会提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强烈反对美等西方国家提议让德国和日本自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要求经过地区协商一致程序讨论发展中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的问题,要求联合国先就进入安理会的资格达成一致,然后决定扩大安理会的方案,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8年5月,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联合政府进行核试验,坚持建立“最低有效核威慑”。1999年8月17日,印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提出“核构想草案”,强调印将奉行拥有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的理论,称印拥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阻止任何国家或实体对印及其部队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
在人权问题上,主张推进人权应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认为最根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问题优于民主和人权,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利用人权干涉他国内政,从而损害别国的主权和统一。
重视全球环境保护问题,认为环境问题正成为国际上最令人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环保的主要责任应由发达国家承担,建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从事研究和开发来解决环境问题。
关注阿富汗局势,支持维护阿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反对外国干涉阿内政。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认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勒斯坦问题,近年来,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都有发展。到1999年7月,同163个国家有外交关系。
2001年印外交活跃,加速推进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大国关系上,印与俄、美、英等国先后实现高层互访。此外,今年到印访问的还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德国总理施罗德、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法国外长维德里纳、蒙古总统巴嘎班迪、希腊总理西米迪斯等访印。在东盟方向,印大力推行“东向政策”,年内,瓦杰帕伊总理先后访问了越南、印尼、马来西亚。
2002年印继续推进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印积极推动与美国的新型伙伴关系,强化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积极发展同东盟关系,并改善南亚周边国家的关系。9·11事件后,印巴关系围绕印要求巴停止跨界恐怖活动持续紧张。2002年,印巴在边界集结重兵对峙。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斡旋下,10月印巴开始分阶段撤军,两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但双方仍未恢复和谈。
印关注阿富汗局势,支持维护阿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反对外国干涉阿内政,积极参与阿战后重建工作。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认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勒斯坦问题,近年来,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都有发展。
【同我国的关系】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1959年西藏叛乱后,中印关系恶化。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76年双方恢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88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总统文卡塔拉曼、总理拉奥、副总统纳拉亚南先后访华。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李鹏总理、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乔石委员长、江泽民主席分别访问了印度。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使中印关系严重受挫。经我反复做工作后,印政府领导人多次表示愿意寻求发展对华关系。1999年,印度外长贾斯旺特·辛格访华,双方确认,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基础是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关系由此步入改善和发展的进程。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议会、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2000年,时逢中印建交五十周年,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发展。5月28日-6月3日,应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许多共识。江泽民主席在会谈中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增加人员往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第二、扩大经贸合作,为两国关系的发展铺垫更加厚实的基础;第三、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第四、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7月22日,应印外长贾斯万特·辛格邀请,外交部长唐家璇访印,双方探讨了如何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措施。其他重要交往有:3月6-7日,中印首轮司级安全对话在京举行。3月29日,应印度人民党(BJP)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戴秉国访印。4月28-29日,杨文昌副外长赴印度参加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第12轮会谈。7月7-12日,印联邦院副议长、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主席赫卜杜拉女士应邀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8月29、31日,李鹏委员长在纽约出席千年议长大会期间,分别会见了议联理事会主席、印联邦院副议长赫卜杜拉女士和印人民院议长巴拉约吉。11月13日,中印边界问题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第8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交换了描述边境中段实控线走向的样图,并就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经贸科技方面的交往:2月20-22日,印商业和工业部长马兰访华,同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共同主持召开了中印经贸、科技联合小组第6次会议。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市场准入协议。7月17-21日,应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邀请,印信息技术部长普拉莫德·马哈贾访华,双方签署了两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2月6-9日,外经贸部在新德里举行“中国工程和商品展览会”。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外举办的以工程为主题的展览会,促进了双方工商界交流。签订工程项目意向书50多个,贸易合同预计成交金额3600多万美元。
军事往来:5月21-28日,印国防学院代表团访华。8月18-23日,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田书根中将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科研与训练代表团访印。9月16-19日,印海军“德里号”驱逐舰和“科拉号”护卫舰对上海进行友好访问。
文化、教育交流:2月11-19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忍之赴印考察印保护文物情况。9月16-19日,为庆祝中印建交50周年,黑龙江省艺术团在印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迈索尔等地访问演出。11月4-7日,应教育部邀请,印人力资源开发兼科技部长乔希率印教育代表团访华。12月5-12日,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率教育代表团访印。
2001年,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发展。1月9-17日,应印副总统克里尚·坎特和人民院议长巴拉约吉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李鹏委员长对印度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先后访问了孟买、德里、阿格拉、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地。访问期间,李鹏委员长分别会见了印总统纳拉亚南、总理瓦杰帕伊、副总统兼联邦院议长坎特、人民院议长巴拉约吉、联邦院副议长赫卜杜拉、反对党领袖、国大党主席索尼亚·甘地夫人等。双方就双边关系及国际、地区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意成立议会中印友好小组。李鹏委员长还在印度国际中心发表了题为“增进了解、发展友好、加强合作”的演讲。
其他重要交往有:2月8日,外交部王毅副部长赴印参加第二轮中印安全对话。5月12-18日,应印外长辛格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率中共代表团访印。6月27-29日,中印边界问题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第9次会议在新德里举行,双方交换了中印边境中段实控线走向样图和合并样图,并就交换西段样图时间、建立信任措施、边防会晤等问题交换了意见。7月1-7日,应李鹏委员长邀请,各国议会联盟主席、印联邦院副议长赫卜杜拉女士率议员、工商界人士组成的友好代表团访华。9月17-18日,中印名人论坛首次会议在新德里举行,两国总理分别致贺信。论坛会议由中方主席刘述卿和印方主席帕蒂亚共同主持,双方成员就如何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提出一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9月23-28日,应印最高人民法院邀请,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率团访印。10月9日,印外长辛格与唐家璇外长通电话,双方就中印双边关系及“9·11”事件后的国际、地区形势等问题交换了看法,表示将就反恐问题加强沟通与合作。10月25-31日,应中联部邀请,印度人民党全国执委、前拉贾斯坦邦首席部长谢哈瓦特率印人党代表团访华。11月2日,中印两国外交部官员在北京就当前南亚地区形势及反恐问题举行磋商。11月12日,唐家璇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了印外长辛格,双方就双边关系及阿富汗问题等交换了意见,唐对印提出的建立中印反恐机制表示原则同意。12月17日,中印边界问题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第10次会议在北京举行。18日,中印第二轮外交部官员磋商在新德里举行。
经贸科技交往:4月5-14日,应科技部邀请,印科技部秘书拉玛穆蒂率团访华。9月17-24日,应国家电力公司邀请,印电力部长普拉布率团访华。11月13-17日,应印计划委员会的邀请,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率团访印。18-22日,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张祥率团赴印考察印技术贸易情况。
军事往来:4月1-7日,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邀请,印东部军区司令卡尔卡特中将一行7人访华。5月20-27日,印空军参谋长蒂普利斯上将访华。22-26日,应印国防学院邀请,国防大学副校长张兴业率国防大学代表团访印。27-30日,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岩少将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孟买。12月16-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黎中将率团访印。
文化、教育交流:11月8-14日,应印文化部邀请,文化部副部长潘霞宙率团访印。11月27日至12月4日,应全印研究中心的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厉以宁教授访印。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1年,中国同印度贸易总额为35.9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4%,其中中方出口额为18.96亿美元,进口额为16.99亿美元。
2002年,中国同印度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1月13-18日应印总理瓦杰帕伊邀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先后访问了阿格拉、德里、孟买和班加罗尔。访问期间,朱总理与瓦杰帕伊总理举行了会谈,并分别会见了印总统纳拉亚南、副总统兼联邦院议长坎特、人民院议长巴拉约吉、人民院副议长赫卜杜拉、反对党领袖、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等。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等广泛交换了意见。双方再次确认中印互不构成威胁,并就共同加强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双方签署了包括旅游、空间、水文、科技、植物检疫等领域的6个合作文件。6月4日,江泽民主席在阿拉木图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期间,会见了与会的印总理瓦杰帕伊。江主席对近年来中印关系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并欢迎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江主席还就当前印巴局势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希望印巴双方通过对话缓解紧张局势。
其他重要交往有:2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参加国际安全政策会议期间会见了印国家安全顾问、总理首席秘书米什拉。3月17-30日,应印共(马)和印共的邀请,中组部副部长、中纪委常委赵洪祝率中共代表团出席印共(马)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印共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赵转达了中共中央致大会的贺辞,分别会见了印共(马)总书记苏吉特、印共总书记巴尔丹、印度人民党主席克里什纳穆蒂和国大党外事部主任纳特瓦尔·辛格。3月29日至4月2日,应唐家璇外长邀请,印度外长辛格夫妇乘中印首航班机访华。朱镕基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和中联部部长戴秉国等分别会见。两国外长举行了会谈,主要就双边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4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北京会见了应邀来华出席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的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主席、印度联邦院副议长赫卜杜拉女士。4月23日,中印外交部主管官员在新德里举行中印首轮反恐磋商。5月13-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率团访印。24日,唐家璇外长与印度外长辛格通话。唐介绍了日前访问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情况,并就印巴关系阐述了中方立场。28-29日,中国印度名人论坛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方主席刘述卿主持会议,印方主席帕蒂亚率团参加。钱其琛副总理和唐家璇外长分别会见了论坛印方代表团和论坛全体成员。30日,中印外交部官员第三轮会晤在北京举行。7月31日,唐家璇外长在出席第九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期间应约会见印外长辛哈。双方主要就双边关系和印巴局势交换了意见。8月18-22日,印度总检察长、联合国人权小组会专家索拉伯吉来京出席我与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公室共同举办的“法官与律师人权研讨会”。9月14日,唐家璇外长在出席第57届联大期间,与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印度外长辛哈举行了中、俄、印三国外长首次非正式会晤,三方主要就联合国有关问题交换了看法。29日,中印第三次安全对话在北京举行。10月24-29日,应印度审计长的邀请,中国审计署副审计长令狐安率中国审计代表团访问印度。11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与印外交部秘书长希巴在新德里主持召开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组第14次会议,双方主要就边界问题和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王还会见了印总理首席秘书、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和外长辛哈。
经贸科技交往:1月12-18日,贸促会会长俞晓松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印,分别会见了印工业联合会(CII)和印工商联合会(FICCI)主席。贸促会与FICCI在孟买召开了中印双边商务理事会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中国五矿公司还与印方签署了向印方出口煤炭、焦炭、氧化铝的意向书和从印进口铁矿砂等合同,总价值1亿美元。2月6-8日,应印科技部秘书长拉玛穆蒂邀请,科技部副部长邓楠访印,与拉玛穆蒂共同主持召开中印科技合作联委会第5次会议,并签署了“2002-2004年度合作议程”。3月17至22日,应印度纺织工业部邀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率团访印,同印纺织工业部秘书长举行了会谈。23-28日,应印度农业部邀请,全国人大农业委员会主任高德占率团访印。印农业部长、农村开发部秘书长、商工部秘书长等会见。我主要就入世后修改农业法规等问题同印方交换了意见并考察了印奶业发展情况。28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正式开通北京/上海至德里的直航客运业务。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鲍培德率领的首航团一行60人乘北京至德里的首航班机访印。29日,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由印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印方首航团一行12人乘中印首航班机抵京,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会见首航团一行。4月6-13日,应中国信息产业部邀请,印信息技术部秘书长拉吉瓦·沙哈访华。22-30日,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作为特邀嘉宾赴印参加亚洲媒体实验室会议。印科技部秘书长穆蒂和信息技术部秘书沙哈分别会见了马一行。23-30日,为落实两国总理年初达成的共识,中国水利部代表团访印。双方签署了有关中方向印方提供雅鲁藏布江水文信息的实施方案。5月10-12日,印财政部长辛哈和电力部长普拉伯赴上海参加亚洲开发银行年会。13-17日,应印议会财政委员会邀请,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姚振炎率团访印,会见了印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潘特并与印议会财政委员会成员座谈,主要了解印的能源战略等。20-24日,应国家经贸委邀请,印钢铁国务部长B·K·特里帕蒂率团访华,分别与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吴溪淳、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举行会谈。8月5-11日,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赵金铎率经贸友好代表团访印。16-21日,印度小企业部长拉杰访华,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和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分别会见。9月14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文莱出席10+3经济部长会议期间会见了印商工部长马兰,双方主要就中印经贸合作交换了意见。14日,应中国农业科学院邀请,印农业部秘书长辛格来华参加“2002年国际水稻大会”。24-30日,就印空间研究组织邀请,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孙来燕率团访印。25-28日,印生物技术部秘书长夏尔马博士率团访华。9月30日-10月1日,应印环境部邀请,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率团赴印度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磋商。10月10-23日,宁夏自治区政协主席任启兴率团赴印考察印市场情况。14-2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佳洱分别率团访印,并出席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第13届院士大会。23日,应三峡工程建议委员会办公室邀请,印水利部资源部秘书长高斯瓦米、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秘书莫汉、拉贾斯坦邦首席秘书米那等来华参观三峡工程建设情况。10月29-11月1日,国家计委姜伟新副主任率团赴印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11月22-23日,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率团出席在新德里举办的20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中国同印度贸易总额为4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7%,其中中方出口额为26亿美元,进口额为23亿美元。
文化、旅游等交流:3月28日,中国政府批准印度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4月18-23日,陕西省长程安东率团访印,会见了印旅游文化部长。6月25-7月4日,应印内部邀请,公安大学校长孙中国少将率团访印,主要就两国警察间交流问题进行了探讨。9月13-19日,中国当代陶艺展在德里举行,中国驻印大使华君铎和印旅游文化部长贾格莫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11月14-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率团出席在新德里举行的国际计生联50周年大会。11月20-23日,“21世纪亚洲大城市网络”第二次会议在新德里召开,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率团参加。12月8日,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日韦)与印度旅游部长加摩汉在新德里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印度共和国旅游部关于中国公民组团赴印度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12月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印度友好协会会长钱正英出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纪念印度柯棣华大夫逝世60周年(12月9日)举行的纪念活动。7-13日,应德里研究会邀请,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淑铮率团访印。代表团分别会见了印副总统、联邦院议长谢卡瓦特、印共(马)总书记苏吉特、印度人民党副主席瓦尔丹及印人党青年阵线的负责人等。17-22日,应印度世界事务理事会的邀请,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率团访印。代表团分别会见了印前总理高达、外长辛哈,并与世界事务理事会、国防战略与分析研究所和政策研究中心等举行了座谈。
军事往来:9月20-27日,应印陆军司令部邀请,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邹庚壬中将率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代表团访印,分别会见了印国防秘书长达塔、陆军第一副参谋长维吉中将等多名军方高级官员。9月23-30日,应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邀请,以焦希中将为首的印度三军协会代表团访华,双方主要就国际军控形势、南亚安全及中印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11月23-12月1日,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邀请,印中部军区司令乔汉中将率团访华,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和副总参谋长隗福临分别予以会见。
中印之间存在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区共约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最大的争议在东段,印度占领着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1989年6月至2000年4月,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共举行十二轮会谈。1993年9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5年,双方互撤了驻扎在中印边界东段旺东地区的两对哨所,基本解决了两国军队过于接近问题。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印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为落实两国达成的协定,双方于1994年成立了中印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2000年11月,该小组举行了第八次会议,双方交换了边境中段实控线走向的样图。2001年6月和12月,该小组举行了第九和第十次会议。2002年3月、6月和10月,该小组举行了第十一、十二和十三次会议。
中国驻印度大使:华君铎。馆址:50D,Shantipath,Chanakyapuri,NewDelhi110021,India。电话:(009111)26871585/86/87(总机),26118939(办公室),26886258(文化处),26111074(经商处),26116682(签证处)。传真:(009111)26885486。
印度驻华大使:希夫香卡尔·梅农(H.E.MR.ShivshankarMenon)。馆址:北京朝阳区日坛东路1号。电话:65321856,65321908,65324486(签证处),传真:65324684。
【同俄罗斯等国家的关系】印与前苏联于1947年建交。1955年后,苏联开始向印提供巨额经济、军事援助。1971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建立极为密切的双边关系。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印大力开展与俄罗斯和其他各独立国家的接触交往。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印,两国签订了“印俄友好合作条约”、“印俄防务合作协定”和“印俄贸易合作议定书”等九项协定。1994年,俄罗斯副总理尤里·亚罗夫、国家杜马主席里普金、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先后访印,印度总理拉奥实现访俄,促使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关系迅速恢复和发展。1995-1997年,印俄关系继续回升。1997年3月,印度总理高达访问俄罗斯。俄明确提出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重申支持印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10月,印国防部长亚达夫访问俄罗斯。俄重申不向巴基斯坦出售武器,双方同意将两国长期军事技术合作协议有效期延长至2010年。1998-1999年,印俄关系全面提升。1998年5月,印核试后,俄反对对印进行经济制裁;12月,俄总理普里马科夫对印进行正式访问。1999年5月,俄总统特使普里科德克和印外长辛格互访,双方主要讨论了科索沃问题和双边关系,呼吁北约停止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重申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俄方承诺将两国军事合作提高到最高水平,将向印提供印要求的所有武器。
2000年,印俄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6月21-24日,印外长辛格访俄,双方讨论了如何执行两国安全机构合作协议以及设立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协调小组等问题,重申对建立多极世界的承诺,坚持在72年ABM条约的基础上保持全球战略稳定。印表示支持俄在车臣问题上的立场,反对美NMD计划。同月27-30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俄,双方决定提升两国军事和技术合作水平,设立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并签署协议,将今后的合作重点更多放在技术转让方面。10月2-5日,俄总统普京访印,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签署了10多项文件,双方明确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签订3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签订关于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加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宣布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方面加强合作,决定两国首脑举行年度会晤,政治和外交部门举行定期磋商。
2001年,印俄关系继续稳步发展。2月13-15日,俄副总理克列巴诺夫访印,双方签订了航空合作协议和价值6.5亿美元的印购买310辆T-90主战坦克合同。5月3-5日,俄外长伊万诺夫访印,双方讨论了阿富汗局势、在反恐问题上加强合作以及导弹防御等问题。双方强调ABM条约不应单方面废止。6月3-6日,印外交兼国防部长辛格访俄,参加第一次印俄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并拜会了主要领导人。双方达成了价值60亿美元的一揽子军售协议,俄并邀请印一同研发第五代战机。辛格称此方双方的合作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已从单纯的买卖关系发展为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真正的伙伴关系。“9·11”事件后,印俄加强在反恐等问题上的磋商。9月14日,印俄外交部官员在莫斯科举行反恐问题磋商,强调加强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上的作用,俄再次确认印提交的打击恐怖主义全面公约。18日,印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访俄,双方就反恐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0月8日,俄总统普京与瓦杰帕伊通电话,强调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反对在打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11月4-7日,瓦杰帕伊总理访俄,会晤俄主要领导人并与普京总统会谈。双方签署了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莫斯科宣言。普京赞同印应在解决阿富汗问题上发挥作用。双方还签订了俄向印核电站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的协议。“2·13”印议会枪击事件后,俄总统普京打电话给印总理瓦杰帕伊,对由此引发的印巴关系紧张表示严重关切,呼吁双方恢复对话,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
2002年,印俄关系继续得到巩固,双方进一步深化军贸和军技合作。2月3-4日,俄外长伊万诺夫访印,就南亚局势、阿富汗问题和国际形势等与印方交换意见。5-8日,俄副总理克列巴诺夫访印,出席印俄政府间经贸、科技、文化合作委员会和军事技术委员会会议。4月10-13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俄,双方强调将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并将开始为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机作准备。俄同意加快向印交付T-90坦克和苏30战机,并欢迎印加入上海合作组织。5月4日,俄总统普京与印总理瓦杰帕伊通电话,就两国间各项协议的落实情况交换意见,对双方各层次安全对话取得的进展表示满意。5月17日,针对印控克区5·14武装袭击事件,俄表示理解印关切,完全支持印要求停止针对其的恐怖主义立场,并将为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俄也希望印巴双方保持克制。7月18日,印外秘希巴与俄罗斯第一副外长特鲁布尼科夫在新德里主持印俄阿富汗问题联合工作小组第5次会议。8月18日,印海军参谋长辛格对俄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9月7日,印外秘希巴访俄,与俄罗斯副外长特鲁布尼科夫会谈,双方就印巴关系、反恐问题和伊拉克问题等协调立场。11月21-23日,俄工业和科技部长克列巴诺夫访印,双方回顾了俄印防务合作,讨论了俄对印军售、两国合作研发第五代战斗机及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12月3-5日,俄总统普京访印,会见印总统卡拉姆、副总统谢卡瓦特、副总理阿德瓦尼、外长辛哈及国大党主席索·甘地,同瓦杰帕伊总理会谈,双方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德里宣言》和关于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电信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八个文件。
【同美国的关系】50年代~60年代,两国关系密切。1971年印与前苏联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发动肢解巴基斯坦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印美关系严重受挫。80年代后期关系有所恢复,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美是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1998年,印美关系因印进行核试而受到严重影响。尔后印外长辛格与美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举行了多轮会谈,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缓和和发展。
2000年,印度积极拓展同美国关系。18-19日,印外长辛格与美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在伦敦就核及安全问题举行第十轮会谈,双方同意设立反恐联合工作小组。3月21-25日,美总统克林顿正式访问印度。双方发表了展望21世纪印美关系的联合声明,决定建立新型关系并将双方各层次对话制度化;签署了有关经贸、科技、能源、环境合作及政治对话的文件;印美企业家签署了价值30亿美元的9项协议;但两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分歧没能弥合。9月13-17日,印总理瓦杰帕伊正式访美,双方重申两国对加强双边关系的承诺,将继续落实双方在各个层次的对话安排,推动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在核及安全问题上,双方分歧依旧,但同意继续对话以缩小分歧。
2001年,印度继续巩固印美关系发展的势头。4月5-8日,印外长兼国防部长辛格访美。辛格会见了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与美国务卿举行正式会谈。5月10-11日,美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印,会晤了印主要领导人,印就布什总统的导弹防御计划表明了积极态度,双方就在重大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达成一致。6月25-26日,印美反恐联合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华盛顿举行。27-29日,印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访美,会见了美副总统、国防部长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并与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举行会谈。
“9·11”事件发生当天,印内阁安全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该恐怖袭击事件及其影响。会后,印外长谴责此次袭击事件,表示印将与美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印对美的支持是无条件的。次日,印总理瓦杰帕伊写信给美总统布什,表示愿加强与美的伙伴关系,领导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确保恐怖分子不会再次得逞。13日,印向美方提供了有关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恐怖主义组织以及塔利班政权的情报。16日,瓦杰帕伊与布什通电话,双方再次确认通过交换恐怖主义组织情报相互支持。18日,印外交部发言人称,印希望对恐怖主义的打击是全面的,应包括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北部地区的极端分子。印在向美提供全面支持的同时,也会明确告知美方印的特殊安全关切。美出于自身反恐战争需要,在此问题上未能满足印的需要,布什总统公开表示,美将与印巴合作,确保南亚局势的稳定。9月23日,美宣布取消因1998年印巴核试而对印巴实行的制裁。24-26日,印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访美,与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会谈。米向美方表示,希美能重视印对跨界恐怖主义的关切。10月2日,瓦杰帕伊就1日在克区发生暴力袭击事件致函布什,呼吁美立即约束巴对恐怖主义的支持。同日,印外长辛格访美,会晤了美主要领导人,重申上述关切。7日,美对塔利班军事打击前,布什向瓦杰帕伊作了电话通报。16-17日,美国务卿鲍威尔访印,会见了印主要领导,并与印外长举行会谈。鲍呼吁印巴保持克制,避免关系失控影响反恐大局。11月5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印,双方决定加强军事合作。11月8-9日,瓦杰帕伊对美进行工作访问,双方主要就恐怖主义、阿富汗问题和双边军事及防务合作交换了意见。会后发表联合声明,承诺推进双边关系质的转变,同意建立新战略框架对话机制,扩大双边科技及和平利用太空和民用核安全领域的合作,并提出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倡议。11月27-29日,美太平洋司令布莱尔访印,双方主要就军事合作交换意见。12月1日,美阿富汗问题特使哈斯访印。12月3-4日,印美防务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新德里召开,这是98年核试以来该小组首次开会。会议在军火贸易和技术转让、军事行动合作以及战略问题对话等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其中包括美同意向印出售7种武器系统。26日,鲍威尔给辛格打电话,谴责12月13日发生在印议会的恐怖枪击事件,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2002年,印积极推动同美国关系,双方在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1月8-14日,印内政部长阿德瓦尼访美,与美讨论了双方在打恐领域加强合作等问题。15-22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美,就加强两国防务合作与美方磋商,签订军事信息安全协定。18日,美国务卿鲍威尔访印,劝说印巴缓和紧张关系,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20-21日,印美反恐联合工作小组第四次会议在新德里召开,集中就如何更好地进行情报分享和联合调查、改进边界管理以防止渗透、联合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切断恐怖主义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2月5日,美副财长达姆访印,与印就切断恐怖分子资金来源问题进行磋商。17-18日,美参联会主席麦尔斯将军访印,就双方防务合作进行磋商。27日,美国务院副国务卿多布里扬斯基访印,与印科技部长乔西会谈,双方同意采取措施推动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合作。3月21日,美阿富汗问题特使卡里扎德与印阿富汗问题特使拉姆巴赫在新德里举行会谈,讨论了双方在重建阿富汗军队和警察部队上合作的问题。27日,印美议会论坛在新德里召开,双方议员就恐怖主义、国家安全、核不扩散、毒品走私和人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4月9-10日,美负责南亚事务助卿罗卡访印,双方就印巴关系、尼泊尔和阿富汗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18日,印美在华盛顿签订军售合同,美将向印出售价值1..46亿美元的8套武器定位雷达系统。这是双方间首次重大军品交易。22-29日,印陆军参谋长潘德马那巴汗访美,双方商讨军事合作问题。5月10-26日,印美在印阿格拉举行联合军演,这是39年来双方首次联合举行此类演习,美方有200多名特种部队成员参加。5月14日,美助卿罗卡访印,会见了印外长等印领导人,就印巴紧张关系交换意见。5月15日,美总统针对5·14事件发表谈话,谴责此次恐怖袭击事件。21-23日,印美防务政策小组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加强两国防务合作,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合作交换了意见。6月6-7日,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印,向印转达了巴总统穆沙拉夫关于永久停止跨界渗透的承诺。6月24-7月4日,印空军参谋长克里希纳斯瓦米访美。7月11-12日,印美反恐联合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愿进一步加强打恐情报分享和行动协调。27-28日,美国务卿鲍威尔访印,表示克区控制线跨界渗透活动有所下降,希穆沙拉夫总统继续履行承诺,也希印采取进一步缓和措施。鲍说,克问题已提上国际议事日程,印控克区选举可成为迈向解决克问题的第一步。8月23-24日,美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印,阿要求印采取措施缓和局势,早日与巴恢复对话。9月6-17日,印海军参谋长辛格访美,与美军高级官员就两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合作事宜进行商谈。9-16日,印总理瓦杰帕伊赴纽约出席9·11事件周年纪念活动及第57届联合国大会。12日,瓦与布什总统举行双边会晤,双方积极评价两国反恐和军事合作的积极进展,同意深化两国战略对话,拓展空间、能源、经贸和科技等领域合作。布什表示美将开始与印发展长期的战略关系,美将继续向巴施加影响,促巴履行承诺,推动克区选举和平进行。22-23日,美国助卿约翰·沃尔夫访印,举行两国安全和核不扩散对话。9月26日-10月4日,印、美在印西南海域举行代号为马拉巴-IV的联合军演。美方参演人员达750名。这是1998年印核试后印美间举行的首次海军联合军演。9月30日,印财长辛格赴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年会。其间,辛格会见了美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哈斯,主要讨论了伊拉克局势和先发制人战略。9月30-10月11日,印美在阿拉斯加举行代号GeronimoThrust02的联合空降演习。10月28-29日,美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哈斯访印,印外长辛哈、防长费尔南德斯、财长辛格和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分别会见。11月12-13日,美商务部副部长肯尼思·朱斯特访美,与印外秘希巴重点就加强两国军贸和军技合作举行会谈。宣布成立印美高科技合作小组。美许诺放宽对向印出口军民两用技术的限制,改变对向印出口高技术进行个案审查的做法,代之以一个规则框架。12月,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法戈海军上将访印,印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米什拉访美。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2000年,印与欧盟建立首脑会晤机制,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与欧盟建立类似机制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印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占印外贸的近30%。
2002年,印与欧盟国家关系进一步发展。1月5-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印度,双方发表了打击恐怖主义的新德里宣言。布表明了国际社会对印巴关系紧张的关切,希望双方能采取措施,避免紧张局势升级。29日,印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出访法、德、英三国,并分别出席了印法第八轮战略对话、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及印英外交磋商。2月27日,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在赴澳大利亚出席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途中访印,就阿富汗局势和印巴关系问题与印方交换意见。3月14-15日,印法反恐联合工作小组会议在新德里举行。4月21-23日,瑞士外长戴斯访印,与印就国际打恐、南亚和中东局势等交换意见。27-29日,第四次印英圆桌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同意设立一个500万英镑的教育交流基金。4月30-5月4日,法国海军参谋长巴泰访印,双方商谈海军合作问题。5月22-24日,英国防参谋长鲍尔斯访印,就加强两军合作与印军方领导人交换意见。29-30日,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访印,就缓解印巴危机做工作。7月3-4日,英国国防大臣胡恩访印,双方讨论了印巴局势及两国的防务关系。18-20日,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访印、巴,就印巴危机进行新一轮斡旋。25-26日,欧盟负责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访印,表示欧盟认为印关于永久性停止跨界渗透活动的要求是合理的,保证克区选举不受干扰至关重要。8月2日,法国外长维乐平访印,呼吁印巴双方采取措施缓和局势,停止跨界渗透活动,为克问题对话创造气氛。20-23日,印副总理阿德瓦尼访问英国,分别会见了英副首相、内政大臣和外交大臣。双方主要讨论了加强反恐合作有关事宜。10月10日,第三届印-欧盟峰会在哥本哈根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经贸合作、反恐及其他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发表联合新闻声明及16点行动计划。会前,印、欧工商机构举行了印-欧商业峰会。12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英国,与布莱尔首相举行了会谈。双方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各领域的合作表示满意,认为跨界恐怖活动必须停止,以便为对话创造有利的气氛。双方同意在协助阿富汗恢复和重建方面开展合作。10月21日,德国空军参谋长贝克中将访印。31日,印外长辛哈赴伦敦出席英联邦外长小组会议期间会见了英外交大臣斯特劳,双方讨论了包括英向印出售隼式高级训练机在内的双边问题以及南亚局势等国际和地区问题。斯会后向记者表示,印应与德和日一道加入联合国安理会。11月28日,印、英、法三国空军在拉贾斯坦邦沙漠区举行联合军演。
【同东盟国家的关系】印度同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但因印1970-1990年间外交上推行亲苏政策及双方在柬埔寨问题上存在分歧,印与东南亚国家政治关系一般。九十年代,印积极推行东向政策,重视加强同东盟各成员国的交流与合作。1996年印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加入东盟地区论坛。1997年参加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2000年11月与泰、缅、越、老、柬共同成立湄公河-恒河合作计划。
2002年,印度和东盟举行首次领导人会议,建立印度--东盟10+1对话机制,标志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2月1-2日,泰国总理塔信对印工作访问,双方签订了在科技和空间领域开展合作的协议。3月4-15日,新加坡三艘访印军舰与印舰在喀拉拉邦外海举行联合反潜演习。15日,柬埔寨外交大臣贺南洪与印外长辛格会晤,双方同意在传统医学、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合作。17日,越南国家副主席阮氏萍访印,双方在能源、旅游和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交换意见。4月印、缅、泰三国外长举行会谈,同意在两年内建设一条连接三国的公路。7-10日,印总理瓦杰帕伊分别访问新加坡和柬埔寨,印新签署了两个在通讯和文化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印柬签订了三个涉及古迹保护、航空合作及签证互免的协议。瓦表示印愿派法官参与对红色高棉的审判。柬表示支持印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支持印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7月30-8月1日,印外长辛哈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第9届部长级会议,并与东盟举行首次印度-东盟外长会议。辛向东盟建议双方在反恐方面发展务实合作,并宣布向印度-东盟合作基金提供250万美元资金。8月23日,印海军舰艇编队访问新加坡。9月13日,印度-马来西亚国际合作会议在新德里举行,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大军事合作,包括开展军事训练交流和举行防务研讨会。15日,印度-东盟首次经济部长会议在文莱举行。印商工部长马兰提出,印希与东盟签署双边地区贸易和投资协定和自由贸易区协定。27-28日,辛哈外长访问马来西亚,与马外长赛义德共同主持两国第三次联委会会议,并会见了马副总理巴达维。双方草签了引渡条约。10月16-18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印度进行工作访问,分别会见印总统卡拉姆和总理瓦杰帕伊,出席印-东盟商业峰会并发表讲话。瓦表示期待与东盟建立地区贸易和投资区,作为双方努力的近期目标。马表示东盟愿与印建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7日,泰国副总理蓬民·乐素立德应邀出席印度-东盟商业峰会。11月5-7日,印总理瓦杰帕伊出席在金边举行的首届东盟-印度峰会并顺访柬埔寨和老挝。瓦提议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东盟-印度自由贸易区。6日,瓦杰帕伊与柬埔寨首相洪森会谈,签署印柬贸易合作协议、印向柬提供贷款协议及两国文物保护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印还承诺在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向柬提供帮助。6-7日,瓦与老挝国家主席坎代、总理本扬举行会谈。双方签署印向老提供货款协议、国防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打击贩毒协议及两国外交官和官员互免签证协议,同意加强农业、技术、文化、旅游、能源和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合作。
【同巴基斯坦的关系】1947年8月印巴分治后始终不睦,并于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全面战争。1971年12月断交,1976年7月复交。80年代关系有所缓和,近年来因克什米尔争端又不时出现紧张局面,边境交火事件不断。双方领导人和官员为改善关系进行过多次对话和谈判。1992年底,印度发生阿约迪亚毁寺事件后,在巴引起强烈反响,导致印巴关系下降。1993年,两国关系因孟买爆炸案和哈兹拉特巴尔清真寺等事件继续恶化。1994年,印巴关系因相互指责并驱逐对方外交人员而持续紧张。1995年,印巴就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沙拉尔谢立夫城的圣陵和清真寺被毁事件相互指责,双边关系更趋紧张。1996年,印巴关系稍有缓和,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997年,印巴恢复政治对话和总理会晤,两国关系出现缓和势头。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展开核军备竞赛,两国关系急剧紧张。1999年2月,印总理瓦杰帕伊与巴总理谢里夫签署了《拉合尔宣言》,双边一度缓和。但4月印巴试射导弹,5月两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发生激烈冲突,印巴关系再次由缓和趋向恶化。12月,一架印民航班被劫持,印外长指责巴与此事有牵连。
2000年,印巴关系处于僵持状态,年底气氛有所缓和。1月16日,巴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接受《印度教徒报》采访时表示,巴愿与印对话,不反对同时讨论克什米尔争端和其它问题,但克什米尔问题应作为核心问题。17日,印重申只有巴先停止跨界恐怖活动,创造良好双边气氛后,两国才能恢复会谈。3月20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印前夕,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35名锡克村民被不身份的武装分子枪杀惨案。2000年7月28日,针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武装组织“真主圣战者”提出停火、愿与政府对话的建议,印政府作出积极回应。7月31日-8月2日,为报复“真主圣战者”提出停火对话建议,一些极端武装分子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连发动针对军警、朝圣者和平民的血腥屠杀。印全国上下一致予以强烈谴责,矛头直接指向巴基斯坦,指责巴授意这些极端主义组织破坏和平进程。由于印政府反对举行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三方会谈,8月8日,“真主圣战者”宣布取消停火。9月6日,巴首席执行官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发言,呼吁联合国千年安理会干预克什米尔争端。8日,印总理在首脑会议发言,称印是跨界恐怖主义牺牲品,呼吁全世界反对恐怖主义。其中包括一项减少核危险的议案。11月19日,印总理宣布将于斋月期间在印控克区实行单方面停火。12月2日,巴宣布在控制线实行“最大限度的克制”,并提出希在斋月结束后即开始印、巴及代表克区人民利益的组织参加的三方会谈。20日,印总理瓦杰帕伊宣布,为创造恢复对话的条件,克什米尔地区的斋月停火延长至2001年1月26日,届时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克区武装组织普遍对此表示欢迎。巴随即宣布在控制线附近部分撤军,并要求印度也采取相应行动。自政府宣布在克区实行“斋月停火”及延长停火以来,克区部分武装组织反应消极,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2001年,印巴关系以“9·11”事件为界线呈前缓后紧之势。2月2日,巴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打电话给瓦杰帕伊总理,就印古吉拉特邦发生地震表示慰问,这是穆上台后两国领导首次取得直接联系。6日,穆表示愿邀请瓦访巴,也愿应邀访印。9日和16日,印巴相继宣布释放被扣押的对方渔民。21日,印政府决定将印控克区单方停火继续延长三个月。5月23日,印内阁安全会议决定邀请穆沙拉夫近期访印,印各界对此表示欢迎。6月20日,穆沙拉夫就任巴总统,瓦杰帕伊给穆打电话,表示期待着与穆在印的会晤。7月15日,瓦杰帕伊和穆沙拉夫在印阿格拉举行会晤,但由于双方在克什米尔、跨界恐怖主义等问题上分歧太大,会晤未达成具体成果。
“9·11”事件后,双方原定于9月下旬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的会晤受到影响而取消。同时,印借美反恐斗争之机不断向巴发难,希将巴列入恐怖国家。10月1日,印控克区议会发生爆炸事件,造成30多人死亡,印称不能无视恐怖主义对其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印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巴与恐怖主义有联系,打恐也应包括影响印度的这类恐怖主义。10月8日,穆沙拉夫与瓦杰帕伊通电话,穆建议两国应缓和紧张关系,重启对话进程,并邀瓦访巴。瓦表示原则同意巴方建议,但指出双方会谈应包括反恐在内的所有问题。12月13日,印议会遭枪击,造成14人死亡,5名武装分子当场被击毙。事件发生数小时后,穆沙拉夫即致函瓦杰帕伊,强烈谴责该事件,并对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14日,印指责该事件为巴控克区的拉什卡尔和杰什两个恐怖组织所为。16日,印向巴递交了要求巴取缔上述两组织的文件。巴表示如印能拿出证据,巴将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但警告印不要对巴采取任何冒险行动。17日,印内政部长阿德瓦尼在议会发言,将该事件直接与巴联系在一起。18日,瓦杰帕伊称该事件是“对印国家生存和荣誉的攻击”,印可能采取任何手段打击恐怖主义。19日,印开始向印巴边界增兵,并运送坦克等重型武器。21日,印宣布召回其驻巴高专,并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中止印巴间的公路和铁路交通。26日,印宣布将巴驻印高专署人员编制裁减一半,中止巴航过境权等对巴制裁新措施。
2002年,印巴关系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1月13日,针对巴总统穆沙拉夫12日全国电视讲话,印外长辛格称,印欢迎巴方承诺不再支持或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利用其领土进行恐怖活动,但印方只根据巴采取的具体行动来判断穆的承诺是否有效。3月23日,印内政部长阿德瓦尼称,如巴希改善印巴关系,须立即满足印方五项要求,即:停止支持恐怖主义,不向恐怖分子提供武器弹药,引渡印所要求的20名恐怖分子,停止渗透活动,停止向恐怖分子提供资金和训练。5月2日,印在印巴边境附近举行为期一个月的陆、空军演习。5月14日,印控克区军营遭武装分子袭击。印总理瓦杰帕伊表示,印必须对恐怖主义发动全面回击。18日,印要求巴驻印高专卡齐离印。22日,印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与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通电话,表示巴必须在一个明确的期限内停止针对印的跨界恐怖活动,否则印将采取必要行动,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瓦杰帕伊总理视察印控克区,要求军队作好牺牲的准备,向敌人发起决定性进攻,赢得胜利。24日,瓦杰帕伊分别致信美、俄、英、法领导人,声称印耐心有限,要求国际社会加大对巴压力,促使巴放弃对跨界恐怖活动的支持。6月3日,瓦杰帕伊在参加亚信峰会期间称,如巴确能兑现其反恐承诺,印将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回应。印还提出印巴对克区控制线进行联合巡逻的倡议。8日,印外交部发表声明,对巴总统穆沙拉夫承诺永久停止跨界渗透活动表示欢迎,强调还必须包括摧毁巴境内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地。10日,印宣布对巴民用飞机开放领空、任命新的驻巴高专、调回部署在巴附近海域的军舰等措施。18日,巴根据南盟贸易优惠协定,决定向印及其它南盟成员国提供600种商品关税减让。印表示欢迎。9月9-16日,印巴领导人在出席第57届联大会议期间互相指责。巴总统穆沙拉夫称,印巴关系正处于最低谷。瓦杰帕伊指责巴进行核讹诈,表示有决心彻底结束跨界恐怖主义。10月4日,巴试射哈塔夫IV型(沙欣)中程导弹。同日,印试射阿卡什地对空导弹。16日,印内阁安全委员会决定从印巴边境及查谟地区撤军,但仍保持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的驻军。17日,巴宣布从印巴边界撤军,称印的撤军是向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再次呼吁印与巴就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一切分歧进行对话。11月26日,印外交部发言人称,印总理瓦杰帕伊及外长辛哈已分别向巴新任总理贾玛利、外长卡苏里发去贺电。12月9日,巴宣布由于印拒绝确认出席原定于2003年1月巴举行的南盟第12届峰会日期,峰会不得不推迟召开。
【同其他邻国的关系】与南亚邻国各方面联系较多,但也存在许多矛盾。1997年,印对邻国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推行“多予少取”的“古杰拉尔主义”政策,与各国关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1998年,印度核试引发南亚地区核军备竞赛,导致南亚局势急剧紧张,南亚其他国家对此仅作谨慎表态。199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卡吉尔冲突,南亚局势恶化,南亚其他国家均对此表示关注,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克制和冷静。2002年,印与南亚其他邻国关系继续有所发展。
印度和斯里兰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关系。印派驻斯的维持和平部队曾围剿斯泰米尔分离武装。1990年3月印军撤出斯后,印保证不以任何方式卷入斯内部冲突,反对泰米尔人在印从事反斯活动。1998年12月,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对印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关于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和成立印斯基金会的谅解备忘录。2000年4月斯内战加剧,印表态谨慎。5月15日,印宣布继续延长对泰米尔猛虎组织的禁令。6月11日,印外长辛格访斯,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印重申支持斯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主张充分照顾到泰米尔人的利益,以政治方式解决冲突,实现持久和平。印向斯提供1亿美元的信贷,并以补偿贸易方式向其提供大米、食糖等物资。7月5日,斯总统特使访印,通报斯国内有关情况,并递交了库马拉通加总统对印支持斯的感谢信。2001年2月23-25日,斯总统库马拉通加访印,就恢复南亚区域合作事与印商谈,并就于5月举行外秘级南盟常委会达成一致。12月23-25日,斯新总理维克拉马辛哈访印,加强了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002年4月22-27日,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访印,双方讨论双边关系及斯国内和平进程。印方表示不会软化对猛虎组织立场。6日,印斯首次部长联委会在印举行。双方同意加强贸易及投资往来,同意将服务贸易纳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进行磋商。9-12日,斯总理威克瑞姆辛吉访印。印重申对斯国内和平进程的支持,两国签署经济合作备忘录。7月10-12日,印外长辛哈访问斯里兰卡,辛重申印支持斯政府与猛虎组织对话,同时表示印并未放弃对猛虎组织领导人的引渡要求,承诺提供750万美元援助斯修建一所癌症治疗中心,进一步放宽对斯1亿美元的贷款条件。12月6-9日,印外秘希巴访问斯里兰卡,旨在进一步促进印与邻国关系。
印度与尼泊尔的关系较密切。1989年初,两国在贸易和过境条约问题上发生分歧,印对尼实行了长达14个月的封锁。1990年6月,印向尼重开贸易过境点,两国紧张关系有所缓和。1991年12月,尼首相柯伊拉腊访印,双方签署了贸易和过境条约,两国关系改善。1996年2月,尼泊尔首相德乌帕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了两国共同开发马哈卡利河协定。1997年9月,印正式向尼开放了通向孟加拉国的过境通道。1999年12月底,一架印度民航客机从尼泊尔首都起飞后遭劫持,印度指责尼安全措施不力,停止印航飞尼班机,两国关系受影响。5月8-10日,尼外交大臣巴斯拉特访印,双方决定恢复因劫机事件而中止的印航班机飞尼泊尔,同意共同发展基础设施,促进贸易,改善边界管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各自保证其领土不被用来从事有损双方安全的活动。6月1日,印航恢复暂停了5个月的飞往尼加德满都的航班。7月31-8月5日,尼首相柯伊拉腊正式访问印度。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及地区问题,包括修改1950年和平友好条约,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贸易过境协定的实施及各自的安全关切等。2001年3月30日,尼外长巴斯特拉顺访印度,与印外长辛格就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并同意尽快举行内政部秘书级对话,解决两国间存在的安全问题。6月2日,印内阁安全委员会就尼国王比兰德拉遇刺身亡一事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对比遇害表示哀悼的决议,并宣布全国致哀三天。印总理瓦杰帕伊打电话给尼首相致哀。印外长辛格发表讲话称,印对此事件“强烈震惊”。8月17-19日,印外长辛格访问尼泊尔。
2002年3月2日,印与尼续签双边贸易协定。20-25日,尼泊尔首相德乌帕对印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就共同打击尼反政府武装达成共识,同意加强边界管理,加强外长级联委会机制,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加快马哈卡利河开发工程。5月13-16日,印陆军参谋长潘德马那巴汗访问尼泊尔,允向尼提供更多军事援助,以帮助尼政府打击反政府武装。6月23-28日,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访印。印宣称继续支持尼政府打击国内反政府武装,并将向尼提供直升机等军备,还允向尼投资。尼重申不允许巴三军情报局等利用尼领土从事反印活动。
印与孟加拉国的关系较平稳,但两国之间有恒河水分配、海上划界(包括一些岛屿的归属)、非法移民、越界和走私等问题。1992年底印度发生阿约迪亚毁寺事件后,在孟加拉国引起强烈反响,导致穆斯林与印度教派冲突。1993年1月,由于数万名孟加拉国穆斯林企图越界向印境阿约迪亚进军以声援印穆斯林,引起孟印政治气氛紧张。1996年,印孟恒河水问题得到解决,两国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12月,哈西娜总理访印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一项为期30年的关于恒河水分配问题的协定。2000年5月23日,印政府决定在印孟边界设立铁丝网,以阻止大批非法移民越过边界从孟加拉国涌进印度。25日,孟对此表示不快,否认有“大规模渗透”,称此举不利于促进两国友谊。2001年4月15日,印边防部队在印孟边界地区筑路,遭孟边防部队反对,双方发生武装冲突。16日,孟边防部队占领印梅加拉亚邦一块飞地,包围印哨所。18日,冲突升级,多处发生激战。随后,经过对话,双方就恢复边界和平,保持最大限度克制达成协议。10月26-27日,印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访孟,会见了孟新任总理卡莉达·齐亚,并与孟外长举行会谈。印方表达了对孟国内印度教徒屡遭袭击事件的关切,孟方允将制止此类事件,表示希进一步推进孟印关系。孟方还提出希重新审议两国1996年缔结的分享恒河水协议。
2002年2月19日,孟加拉国外秘乔杜里对印工作访问,一致同意建立实质性的长期经贸关系。4月8-10日,印孟就续签双边贸易协定问题举行秘书级谈判,印同意再向孟的16类商品提供优惠关税。6月17日,孟加拉国外长汗访印。汗向印提交了20人恐怖分子名单,要求引渡,并表示孟尚不准备向印提供通向印东北各邦的陆上过境通道。8月24日,印外长辛哈访问孟加拉国,双方表达加强长期睦邻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11月27日,印外长辛哈在议会称,巴驻孟高专团已成为支持对印恐怖主义的神经中心,印孟边境出现了许多宗教学校,印东北部主要反政府组织在孟境内均建有训练营。印强烈要求孟政府予以关注。28日,孟外长拒绝接受印指责,但同时表示将进行调查。
印度与马尔代夫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印是最早承认并同马建交的国家之一。双方定期进行高官互访。1988年马尔代夫发生泰米尔雇佣军政变事件,印度应马政府请求出兵平乱。1995年4月,印总理拉奥对马进行了友好访问。拉奥总理与加尧姆总统共同主持了由印无偿援建的纪念英迪拉·甘地医院的揭幕仪式并发表讲话,称这是印马友谊和合作的象征。1998年6月底,马尔代夫总统访印,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南盟首脑会议和地区形势、联合国改革等问题。印方还向马方解释了印进行核试验的原因。2000年8月20-23日,马总统加尧姆访印。两国就旅游业达成有关协议。马重申希继续与印进行国防合作,印同意继续为马训练安全人员,为其军队提供物质支持,两国将继续举行联合海军演习。2001年1月13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问马尔代夫。两国签署谅解备忘录,印将向马赠送高级雷达设备,并提供技术培训。10月,印外交国务部长阿卜杜拉访马,印对马提供3500万卢比的援助。
2002年7月10-12日,印外长辛哈访马,会见了马总统加尧姆、卫生部长兼代理外长阿卡杜拉,表示印将继续为马改善医疗条件提供帮助。9月22-25日,印总理瓦杰帕伊访问马尔代夫,会见了马总统及外长等,就双边关系及反恐、环境、南亚区域合作及可持续发展等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印度与不丹关系较密切。1949年,两国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其中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指导”。不丹曾多次表示该条约对不丹没有约束力,不丹没有必要在所有外交政策上同印度商量。印向不丹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帮助不丹兴建了公路、机场、水电厂、水泥厂等。两国高层接触不断。1996年3月,不丹国王旺楚克访问印度,会见了印总统夏尔马和总理拉奥,双方表示要继续保持和加深两国间的特殊友好关系,加强经济合作。1998年10月,不丹国王旺楚克访印。不方承诺不允许任何人利用不丹领土从事损害印利益的活动。2000年4月24-26日,不丹外交大臣廷里访印,双方就安全、水资源和地区发展等问题进行广泛会谈,重点讨论了印东北地区分离组织在不丹滞留情况。不丹表示不允许任何人在其国土上从事任何损害印利益的活动,不丹希望在其南部地区活动的印东北地区分离组织离境,但无力把他们赶走。9月1-4日,不丹外秘乌金·泽林访印。泽表示不丹不允许本国领土被武装分子用来从事反印活动,不政府已下令躲藏在不丹的印反政府武装组织ULFA和BODO尽快离境,否则采取包括武装行动在内的强硬措施驱逐。2001年8月20-29日,不丹王储南加·旺楚克访印,会见了印总统、外长等,这是其以王储身份首次正式出访。10月15-22日,不丹外长吉格梅·廷里访印,会见了印外长和内政部长。10月25日-11月2日,不丹外秘乌金·泽林访印,会见了印计委副主任潘特。双方讨论了印援助不丹实施第9个五年计划问题。
2002年8月4-6日,印外长辛哈访问不丹,会见了不丹国王、大臣委员会主席以及外交、内政及财政大臣,重点讨论双边关系问题,包括印反政府武装组织在不境内建立营地问题。11月,印度外秘希巴访问不丹。
印度与阿富汗有着传统关系。1992年阿富汗政变前两国来往密切。1993-1995年印曾关闭设在喀布尔的使馆。塔利班兴起,占领首都,印指责巴直接干涉阿内政,训练、武装并领导了反政府军队,表示印愿与该地区国家一起为恢复阿和平而努力。多年来印一直通过双边和联合国渠道向阿提供衣物、药品、粮食等人道主义援助。
2002年,印积极参与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与阿新政权建立了良好关系。5月6-9日,阿富汗临时政府国防部长法希姆访印,双方主要讨论了加强两国防务合作、印为阿军队重建提供协助等问题。8月9-11日,印外长辛哈访阿,与阿外长阿卜杜拉举行会谈,分别会见了阿总统卡尔扎伊、副总统及财政、国防、教育、农业等部长。辛表示,印希望看到阿成为一个团结、强大、繁荣、独立的国家。双方一致认为,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正准备卷土重来,再次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根除本地区恐怖主义。辛向阿方交付了印方赠送的三架空中客车中的一架,双方确定了供水工程、水坝修复、成人教育等新的合作领域。印还原则同意与阿签订优惠贸易协定。11月1-3日,阿外长阿卜杜拉访印,瓦杰帕伊总理和辛哈外长会见。印决定将其今年初向阿提供的1亿美元贷款全部转为无偿援助。12月22日,印向阿送交了第二架空客300-B4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