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热点标签
世界买家网 微信:QQ:1407106692
欢迎您访问世界买家网 微信:QQ:1407106692 ,本站各频道将陆续上线,敬请您的关注。
> RSS订阅贸易知识堂 > 物流货运 > 物流管理 > 供应链(Supply Chain)管理及其面临的问题

供应链(Supply Chain)管理及其面临的问题

作者:世界买家网 微信:QQ:1407106692 来源:www.todaytex.com 发布时间:2010-11-16 8:23:38
当今社会,生产力极高,产品极其丰富,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然而,企业通过提高生产力、丰富产品、提高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获得的利润却越来越有限。而物流领域棗最容易实施现代化技术的领域,却技术含量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力低,运营成本高,严重阻碍了了生产、流通顺利畅通地向前发展。因此,近二、三十年来,物流领域成为第三利润的源泉,日益引起了世界各国实业家及技术专家们的普遍重视。目前,物流领域几乎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类技术,包括材料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卫星通迅技术、环保技术及人文管理技术等,成为技术革新最频繁的领域。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经济建设的现代化。流通产业的发展处于经济先导地位,流通产业的社会化程度高,从一定意义上讲,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

然而,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资料供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要求流通产业进行全新的调整、改革来加以适应。但目前我国仍有部分流通业经营观念、经营机制、经营方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经营中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相当多的流通企业处于低效运行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流通企业已逐步迈向市场,加入到市场激烈竞争的洪流中去。激烈的竞争使他们意识到,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真诚合作,追求共同利益是在洪流中生存、搏击、制胜的法宝。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已逐步取代了以生产和产品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又使他们意识到,哪个企业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顾客需求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先进技术,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满足这种需求,它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鉴于国外的经验,鉴于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的诸多情况,鉴于企业竞争观念的更新,近年来,顺应时代的需要,顺应市场的需要,顺应竞争的需要,生产厂商、分销商、代理商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理念。

一、供应链概述

1、定义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一般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

形象一点,我们可以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一,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2、供应链的分类

供应链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而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如对于制造厂商,其采购部门就可看作外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外部供应链范围大,涉及企业众多,企业间的协调更困难。

3、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系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产品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并且企业之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

4、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以客户为中心;

贸易伙伴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应用信息技术(标识ID代码、条码、POs扫描及电子数据交换(EDI)等),实现管理目标。

5、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

据市场需求的扩大,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

据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缩短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

据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缩短供给市场及需求市场的距离;

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性,企业要克服各种损益,从而降低事个物流成本及物流费用水平,使物、货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库存下降,并且通过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人力、市场、仓储、生产设备等)运作效率的提升,赋予经营者更大的能力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做出及时反应,从而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6、供应链的载体

供应链的载体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它分为二部分,其一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即企业内部财务、营销、库存等所有的业务环节全部由计算机管理。目的是使企业内部管理明细化。同时建立一个企业外部网INtranet,目的是建立一些应用功能,包括与生产厂家各个部门的互联,以达到快速沟通、快速解问题的能力;同时,财务结算也要通过现代的电子方式实施联网;还包括代理商与下游企业间的订单体系、管理体系的实现。外部网将执行整个一体化的指令,包括物价指令、库存查询系统、网上培训系统等。通过公共的浏览器可以浏览所有的公共信息,并建立一种整个市场的统计,满足信息逆向的流动。

其二是有严格的计算机管理的物流配送中心,制定适应供应链的配送原则和管理原则。物流配送中心分为面向内部的和面向外部的物流配送中心两部分,后者不仅仅是物流的配送流动,因为物流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多的信息流,包括需求单的确认和发送。同时,对于一个单品来讲,既要面向本地区的区域市场也要面向外部市场。所以,内外物流中心要配合,要对产品的上下线做相应的管理工作。

7、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中,厚此薄彼必然会使供应链出现薄弱环节,最终导致供应链的断裂,而批发必须依赖于完整的的供应链而存在。因此,批发商与上游制造商及下游零售商的关系都要重视。批发商可以与厂商联合搞配送和代理,可以和零售商联合搞批零一体化,可以与厂商和零售商联合搞产供销一体化。总之要与上游及下游靠得更近。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料控制及储运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将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将供应链看成是由采购、制造、分销、与销售等到构成的一些分离的功能块;

二是要求并最终依靠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战略决策,“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上各个功能部门的共同目标,坚持这上点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它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及供应链的市场份额有重大影响;

三是供应链管理对库存有不同的看法,从角度来看,库存不一定是必需的它只是起平衡作用的最后的工具;

四是供应链管理要求采用系统的、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来统筹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为了确保达成共同目标,高层管理部门采取一定办法消除供应链内各部门之间的目标冲突是十分重要的。

8、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流程

供应链的第一环节是制造商,制造商从原料供应商那里得到生产资料后加工成产成品。然后,其产品由供应链的第二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棗独家物流配送中心负责某一物定范围的的销售。在独家代理商后又分流到供应链的第三环棗各区域的分销商,由其负责各大区域风的销售工作。在各区域的分销商下游又分布着供应链的第四环棗从多的零售商,由它们销售给最终用户。这是供应链的最简单的基本构架。

9、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链路上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达到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社会库存,而且使社会资源到优化配置,更生要的是通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的有效连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

二、我国的供应链管理

物流业是第三利润的源泉,而要真正的实现利润,则须摈弃陈旧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引入新兴的合理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满足了这种要求,它的实现,可为企业及国家带来极大的效益。当前,我国正在逐渐实施这种模式,虽然在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但这种管理模式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生产和需求相对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容易出现一方面劳动力和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相对不旺的情况。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主体发育较慢,市场组织极待创新。而建立供应链,进行市场营销方式的改革,将会有力地促进这种状况的转变。

1、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内部效益

(1)供应链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

当前我国的流通领域中,由于存在众多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如此冗长复杂的流通渠道使消费者信息的反馈缓慢而菱乱,甚至产生信息失真,使供求无法协调。

供应链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紧密联结在一起,并对之进行协调、优化管理,使企业之间的形成良好的相互关系,使产品、信息的流通渠道达到最短,从而可以使消费者需求信息沿供应链逆向的准确、迅速的反馈到生产厂商。生产厂商据此对产品的增加、减少、改进、质量提高、原料的选择等等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供求良好的结合。

(2)供应链的实现,可促使企业采用现代化手段,达到现代化管理。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相关的各企业为共同的整体利益而奋斗。要达到这个目标,整个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须畅通无阻。为此,各企业棗供应链中的每个结点,必须采用现有的先进技术与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共同为销售提供良好的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则物流技术设备、管理越需现代化。现代化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迅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等。

(3)供应链的实现,可降低社会库存,降低成本。

供应链的形成,要求对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作出优化,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采用先进的设备,从而促进了产品、需求信息的快速流通,减少了社会库存量,避免了库存浪费,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了库存成本。

(4)供应链的实现,可有效的减少流通费用。

供应链通过各企业的优化组合,成为最快捷、最简便的流通渠道,是供应网络中的最优化网络。它的实现,去除了中间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大大的缩短了流通路线,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流通费用。

2、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外部效益

(1)供应链的实现,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多了一坚强的后盾,在攫取成功的奖杯时捷足先登。供应链管理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它不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最优流通渠道,使信息快速、准确反馈,而且在供应链联结的各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

(2)供应链的实现,可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

现代企业均把消费者奉为上帝,而消费者要求提供消费品的前置时间越短越好。为此,供应链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大大缩短了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并将产品按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来,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

供应链还使物流服务功能系列化。它在传统的储存、运输、流通加工服务台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配送、物流咨询、物流解决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的策略建议、货款的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

这种快速、高质量的服务,必然会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消费者群巨增。

(3)供应链的实现,可产生规模效应,有效的提高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企业都形成了封闭意识,形成了“独立门户、各人自扫门前雪”观念。这在古代中国,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竞争相对不激烈的时代也许是可行的。但在当今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竞争中是万万不行的。因为企业面临的对手可能不只是一个经营单位,而是一些企业集团或相互关联的竞争者群。企业遇到多点竞争时它必须走出竞争者单位的范围来看待自己的对手。

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多个企业联合起来,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共同抵挡外来竞争,才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众多企业产生的竞争力,决不仅仅是各个企业的力量的简单的加和,它远远大于此,它的意义在于整体化、一致化。

供应链就是这样一个整体,它把供应商、生产厂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等联系在一条链上,并对之优化,使企业与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该整体中的各个企业虽各为一个实体,但为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协调相互关系,加快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缩短了产销周期,减少库存等等,使整个供应链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总效益

总之,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在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优化,加快了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速度,使企业内部的物流渠道、物流功能、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集成化,使物流服务扩大、系列化,并通过规范作业、确定目标关系,采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使各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供应链过程的可见度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在企业外部,通过供应链协调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准确及时的获取信息,并依靠供应链的整体优势,迅速沟通生产厂商,客户、分公司,市场的信息,共享信息资源,降低应收帐款,获得第三利润。

三、我国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刚刚被引入我国。供应链管理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及其环节在我国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电子商务及支持技术的发展

为了加快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为精确、可靠快速的采集和传送信息,供应链必须运用电子商务,采用先进的技术棗即支持技术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和费用等,去对产品进行接收、跟踪、分拣、存贮、提货及包装。

(1)供应链与电子商务

97-98年,电子商务在我国信息和商业领域中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一些企业不乏大胆尝试,如个别商业企业开始积极上网直接面对消费者,同时也出现了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商品交易中心。虽然种种原因如市场培育不成熟,没形成相应的电子支付手段等到,制约了探索者们的开拓脚步,但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不仅需要高效快速的物流、资金流,更需要快速、正确的信息流,否则,优化供应链管理仅能成为一名空话。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为信息流的快速、准确提供了保证。假设有一包括制造商、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的供应链,且整个供应链内部都建立了Intranet,实行信息共享。那么,零售商的顾客消费数据、某个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都会通过网络,尽快的反馈到制造商,制造商再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改进,这必将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到,从而使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给供应链带来极大的效益。

另外,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还应有效的利用因特网。因特网上每是大约有3万多人在网络新闻组发布信息,有多达100万人在此阅读信息,数据流量达数百兆。网络新闻组有多达2万种分类信息,其中不乏有价值的物流商业信息。目前我国一些大的物流企业也开始利用因特网来获取信息。比如,国内一家物流企业利用因特网,从代表了世界范围后勤储运合作关系,延伸大趋势的美国Monlo与NIKE的签约中得到启示,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该企业在大范围内开展跨行业的经营活动,同数家外资企业签订了类似的合同,获得了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有效利用因物网,也可为整个供应链提供无限的商机。

(2)供应链与支持技术

供应链的支持技术包含ID代码、条码、EDI、条码应用标识符、网络通迅技术等等。

1)ID代码

为实现对物品、贸易单元、托运物、位置及财产等的标识而给其分配的代码。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已制订的ID标准有EAN-13、EAN-14、SSCC-18以及位置码等。这些ID代码的编码规则保证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

2)条码

条码是ID代码的符号表示,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它是实现快速、准确而且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目前EAN已制订的条码标准有EAN-13条码、ITF-14条码。贸易单元128条码等。

3)EDI

EDI是一种信息管理或处理的有效手段,它的目标是提高贸易伙伴间的通信效益,它在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及通讯网络的基础上,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的标准格式,在一计算机上将贸易伙伴之间必须交换的各种数据格式化,通过网络传输,把格式化的数据传到另一个计算机上。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益、已在UN/EDIFACT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流通领域EDI标准EANCOM。

4)应用标识符

应用标识符是EAN和UCC(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订的用于传输那些无法在计算机文件中查到或无法用EDI方式传输的数据的标准。应用标识符与数据库、EDI的整合为供应链上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但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的实施并不等于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实施,要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首先必须改善供应链的业务流程,然后再以较低的成本使这些流程自动化,以进一步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和时间。具体地讲,需要将条码扫描技术POS系统、EDI以及EFT等技术集成起来,在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效的供应链集成系统,以确保产品能不间断地由供应商流向最终用户。与此同时,信息流能在开放的供应链中循环流动,这样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对产品和信息的要求,即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的适时准确的时间。

3、供应链相关环节的发展

(1)配送业

1)配送中心的作用

配送中心在整个供应链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配送中心不但负责储存、分拣和理货、配货和分放职能、倒装和分装、装卸搬运、加工、送货,它还负责整个供应链的情报工作。配送中心在干线物流与末端物流间起衔接作用,这种衔接不但靠实物的配送,也靠情报信息的衔接。配送中心的情报活动也是整个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

2)配送业的发展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连锁经营工作会议上曾指出,“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点,承担着各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拣、加工。运输。送货。信息处理等任务,其性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是连锁销售网络的核心,是连锁企业的商流中心、物流中心,更是信息流中心;是连锁经营得以正常运作的关键设施”。在供应链中,制造业是一个源头,制造业的配送中心则是这个供应链的龙头。

近年来,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在我国发展势头很快。据有关资料表明,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从事商品物流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近1500家。目前,配送业发展迅速,已发展成为多品种、全方位,配送物资达到100多个品种,实行配送的城市已超过100个。据内贸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商业储运业改革与发展意见》中指出:“要争取至2000年拟建立10个全国性的大型物流中心,50个区域性物流中心试点。逐步发展大型物流中心相结合以社会化物流中心主体的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无论是生产领域的物资配送还是商业领域的连锁配送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配送中心较为成熟的配送模式:一是大型零售,连锁企业自有的配送中心椬杂团渌湍J健U馐悄壳吧⒘魍ɑ蜃酆闲云笠担牛┧捎玫囊恢峙渌湍J健6欠糯笾行⌒推笠怠⒘闶燮笠捣竦纳缁峄锪髋渌椭行臈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两种模式的目标都是加速我国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尽快在我国实现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与区域的配送中心配套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2)连锁业的发展

连锁经营是把若干商店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经营,实行统一进货、统一运输、统一储存、统一形象。自1977年11月成立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现已拥有197家团体会员。连锁经营的发展已呈现出比传统零售业更活跃的生机。

1997年末,全国连锁企业已发展到1000多家,店铺1500多个,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额420亿元。全国已形成配送重要生产资料400多亿元的能力。

1998年上半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的连锁公司已有93家。上海华联、联华超市公司的连锁店铺都在300个左右,全年销售额都超过40亿元。连锁网络正在由城市向周边家村发展,一些连锁企业已有关数左右店铺在县镇。特许连锁成为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目前连锁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连锁企业中,三分之一以上有特许加盟店。

1999年,据国内贸易局连锁经营办公室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连锁经营销售额今年预计将超过600亿元,较上年增长近30%。我国连锁业正处于健康、平稳的发展阶段。连锁企业规模扩张,农村市场为边锁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股份制连锁企业异军突起,专家预言,1999年连锁服务业将是投资的热点。

连锁经营一般有自已的配送中心,但其配送中心却不规范,配送水平落后,这就需要实施供应链管理来改善其配送状况。所以,连锁业越发展,越需提高配送水平,也就为供应链的实施提供了契机。

(3)零售业的发展

随着IT行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全球化和针对客户需求的趋势,传统的零售业已被新型的零售业逐渐替代,零售业从价格到市场策略、从客户关系到产品利润等环节都发生了变革,商家逐渐意识到,要做到从容不迫,就要依靠新技术。

POS系统及电子付款方式的应用。POS系统已被零售业广泛的使用,电子付款方式也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

可扩展数据仓库系统的建立,将成为零售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所谓可扩展数据仓库,是指为解决单位或企业所面临的复杂业务和经营问题,将历史的内外部详细数据采集到唯一的中央的数据库系统,建立以各种主题为导向的应用,用户利用各种前端分析软件工具,快速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或预测模型,从而提高经营决策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随企业数据的增加,数据仓库可以直接升级。

网络科技的应用。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它已逐渐被应用到商业领域。零售业利用电脑网络把商品相关的的信息直接传送到用户终端,并能让消费大众直接反应棗订货,形成一种新型的通路。因些,未来的通路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你的口袋里,可以说无所不在。无论大小企业,只要拥有对新科技应用的能力,即可拥有竞争的空间。

(4)仓储运输业的发展

仓储和运输业是供应链管理中不可少的基础条件。90年代以来,我国的仓储运输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对于仓储业,随着各种仓储技术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实现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尽管供应链中的配送业、零售业、仓储运输业都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实现仍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我国,技术和财力方面对供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支撑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却不是主要障碍。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各组织的观念问题、人才问题、传统企业机构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内部和贸易伙伴间的协调问题、绩效评估问题。

1、观念、人才及标准化问题

(1)观念问题

供应链管理理念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它刚刚被引进我国,在我国的发展还刚刚起步。修但供应链的许多相关环节在我国却早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商业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已广为社会所承认,但制造业配送中心以及供应链概念仍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界是在计划经济的工厂调度、科室管理的模式下运作:业务员联系客户,票务室开单,财务科收钱,各管各的。部室功能齐全,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且独立评估,但从属关系交叉。企业往往要到月底结帐时才了解销售情况的全貌;想知道某一笔销售业务的明细,得跨多个部门去翻各自的单据传票。这种管理勉强可以适应八十年代以前较小的业务量;在八十年代以后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制造企业明显感到了竞争形势对于管理模式的压力。而上述环境里熏陶出来的干部,往往会把这些问题归咎于信息不流通,很少会考虑企业因实行连锁经营后,实行供应链管理后,业务扩大的量变所引起的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质变的需求。有人居然以配送中心会增加企业的重组成本作为否决配送中心的理由之一。由此可以看到,传统的观念是异常顽固的,观念的更新将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第一步骤。

(2)人才问题

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刚刚引入,国内企业、人士对之知之尚浅,更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其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方法,它涉及诸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不仅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既精通供应链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又熟谙与供应链相关的诸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以致在供应链某环节发生故障时,他们能统观全局,给予合理的解决。

(3)标准化问题

目前,我国流通行业比较混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标准,如POS标准、EDI标准、条码标准。各行业为了自己的发展,制定出了自己的行业标准。而缺乏与国际相接轨的全国统一的标准,阻碍了我国的物流现代化的发展,也阻碍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2、传统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顽固的、坚硬的,它建立于职能的基础之上,成为阻碍供应链实施的又一大障碍。

传统组织是按职能分派责任的,如采购职能、产品职能、销售职能等。传统组织中由高级主管领导“垂直”职能,他们是“贵族”,享有相当在的权力,并竭力保护其领域不被其它职能贵族以不正当的方式侵入。传统组织的垂直职能还反映在预算系统中。每个职能都由预算趋使,以控制职能消耗,公司好似运行于消耗之上。它们最基本的目标是控制、增加利润输出,把输出作为组织、计划、控制的基础。

如果单个职能靠预算系统激励“优化”费用,那么这是以增加整个系统库存为代价的。如果产品通过维持长产品运转和大批量,追求单位产品费用,那么就会产生比即时需求更多的库存。同样,如果采购管理通过货物采购追求低材料费,那么原材料库存也会增加。类似于缓冲器的库存将存在于整个供应链中。这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和流动资金紧张,还隐藏了最终需求的可见度。从而使上游活动对下游的真正需求无任何清晰的观点。

传统组织的又一问题是费用“透明度”问题,因为与跨职能领域物流相关的费用是很难估量的,不同产品混合的真正费用是很难揭露的。而传统组织处于高水平的聚积状态,一般只在职能基础上辩别费用,模糊了费用的透明度。

满足顾客需求始于在途供应,通过制造或装配得以持续,并通过分配方式到达顾客。管理该过程的合理想法是视之为一实体,而不是把它分成无懈可击的部分。但在传统商业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分裂情况,这不仅是低效的,而且事实上导致了竞争关系的效力损失。由于低效过程的增加,即职能间边界管理的增加,导致了从订购到配送循环的差异。仅仅因为传统系统的文书工作,检查和再检查工作,处理的瞬时订购的时间常常被拖延。因为组织系统地增长,所以他们试图以弥补工作方式增加现存过程。而未采取“清除纸章”的做法。结果,现用系统试图拥有比历史上管理更多的历史资料。由于经理在相似的环境中无法分辩自己,无法看见“全景”,使得这种现象更加复杂。相反,在他们狭窄的职能领域内,自然倾向逐渐提高。

对传统组织最多的指责批评是它不能给顾客提供“一面性”,顾客不是和一家组织作生意,而是和多家。这显示了传统组织中没有人或部门被授权,通过订购、配送来管理有需求的顾客,也就是服务顾客。传统组织是这样处理订购的:订购登记以一系列活动开始。登记点可以是销售或商务职能,然后到信用控制,再到产品计划或到库房成为储备。一旦订购货物制造或装配,它就成为配送和运输的责任了。同时,单证产生中有独立过程,如Lading单证、发送单、发票等。问题是这些活动是井然有序的,是顺序执行而不是平行。每个职能部执行完任务后,把订单传给下一个职能。

3、贸易协作问题

在现有企业内部,每个人都习惯于关注系统中单一组件的效率,而没有人去考虑整体效益。例如,运输部门追求低运输费用,采购部门愿意增加订购量以减少单价,销售部门希望高库存以减少缺货损失。这些部门自身的利益追求与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常发生冲突。在企业之间,各成员不愿意与他人共享信息,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争取供应链的最大利益。

五、如何解决我国供应链面临的问题

针对我国供应链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加速企业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培养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并通过国家建立统一的标准,促进POS、EDI、条码的规范使用等等。同时,企业还应从自身出发,转换组织机构,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努力实现供应链管理。

1、转变观念、重视物流

(1)促进企业观念的转变,培养人才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刚刚在我国兴起的管理理念,但它符合我国物流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因为物流业是第三利润的源泉,而供应链管理正是这种利润的发掘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报刊、杂志,大力宣传这种方式,使企业从未知到知之甚少,进而到精通,并把之用于实践,再从实践中检验、修正这种方式。同时,着手创建自己的人才培育中心,培养出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状大人才队伍。

(2)组建专门机构,建立国家标准

在市场经济发展逐渐深入的今天,要实现物流现代化,实现供应链管理,把自己的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推向国内国际市场,占领市场,就必须通过国家引导,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管理与物流相关的事务,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从上到下的推广。如条码标准,我们可由国家先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在各行业大力推广,并通过促进零售业条码商品销售信息源源不断地送往制造业,并为制造业所消化、汇总、利用,真正为制造业创造效益,从而使制造业主动去解决产品的条码标识问题,从而为其向国内、国际市场进军辅下第一块基石。

2、改革组织结构

(1)建立面向市场的组织

发生服务是企业最基本的挑战,但要为提高竞争力的服务制定策略决不是一件易事,它最大的困难在于把策略付诸于行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企业,使之能始终如一的在运动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现有许多公司很重视“任务陈述”,视之为商业景象的关键环节。任务陈述寻求定义商业目的、边界和趋势,它并未改变任何企业成分,一些公司发现,定义公司的顾客服务任务有重大的价值。然而,一些公司的顾客服务声明只是给出一个基本清晰的提示,商业为什么要密切顾客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些声明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但不易于建设,不十分清晰,不对行为提供方针,这是不可取的。

DavidNorton曾提出一有用的模型,它有助于产生一个与提高顾客服务服务企业有关的分配方式。它的关键步骤是辩别怎么样算“做好”。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做好什么,来获得期望目标?“做好”的定义最好由那些与顾客关系密切的人(第一线的人们和支持他们的人们)提出,努力使他们以“顾客第一”来工作,来分辨哪里是需要提高的关键,进而实行改变。面向市场的组织还应该是多功能的,且能给问题的观点提供广泛的支持。同时,他们必须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全面支持,使之能尽其所知,提出适用的建议。正如我们所知,仅仅把服务的责任归给顾客服务经理是不够的,因为服务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反映到组织方式中来。

(2)建立后勤组织

有人认为,传统企业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于在后勤职能形势中增加一些高水平的机构,使之能连接采购,产品和配送任务。但很显然,这不能解决传统组织产生的冲突,它仅仅增加了另一管理层。相反,真正的解决方法在于重建传统“垂直”组织,并带动产生“扁平”或面向市场的商业。

要获得这种转变,必须认识到后勤是必要的计划定位,也就是说,后勤管理过程使产品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连接,与配送需求计划的连接成为必要。任何组织的目标都是保证生产的产品为市场所需,采购供应的产品须满足立即需求。另外,还应认识到订购及相关性的信息流应该是商业的核心。任何商业组织唯一的基本原理是产生订购、发行订购。公司所做的每件事都直接与促进该过程相联系,并且该过程必须反应于它自己的组织设计和计划控制系统中。

所以,订购履行过程必须作为公司的整体活动予以设计。

3、创建顾客订购管理系统,提高顾客订购管理过程

顾客订购管理系统是一个连接信息系统和完成需求材料的实物流动计划framework.它包括中央管理的预测、材料和产品控制和采购,它的核心是市场需求计划,该计划的输入包括关于需求、订购、价格变动、促销活动、有效产品的信息和数据。该信息为预测制订需求计划提供了基础。订购履行的过程,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的。

提高顾客订购管理过程的几个实施小骤如下:

(1)删除无价值增加的环节

对现行的订购管理系统,链中的每个要素,每一条链都应批判的检查,以确定它产生的价值及增加的费用。价值指顾客价值,即对产品的总利用或通过顾客的视觉,使之愿意付款的这样一种效益。

传统服务过程中,花费的时间的很大比例是无价值增加的时间。如文书工作的延迟,产品作为库存在仓库中消耗的时间,花费在检验,再检验上的时间。所以,要删除所有的无价值增加的活动,订购过程系统是寻找、转移无价值增加活动的极好的猎场。我们发现,很少有人对管理文书工作的方式、活动发生的顺序、活动为什么会发生的行为提出过疑问。我们应该确定切入点,来合并过程中的各相关步骤,集成相互分裂的执行相关任务的小组,并通过减少文书工作和报告来简化过程。但必须认识到,满足顾客需求的时间消耗大部分是多余的,减少它无疑会增加配关服务的一致性及可靠性,从而增加它在顾客眼中的价值。

(2)建立订购履行小组

建立订购履行小组,把传统组织中相互分裂的活动有组织、自然地组织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视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为独立的,而应把之紧紧的连在一起,使人员也融在一起。因此,订购履行小组包括商业或销售、信用控制、会计、产品安排、运输安排等人员,每个人都处于把订购转为资金的商业过程。

所以,订购履行小组的建立,把订购履行过程中所有的关键人物聚在一起,联系在订购的周围,使之更能分清问题、消除瓶颈、减少订购循环的时间。部门内的团队工作,可删除更多的无价值增加时间,迅速解决顾客服务问题、减少订购过程中的前置时间。

传统的订购履行就如同接力赛,直到接到链中前一个人的命令时,才跑。而订购履行小组就如同橄榄球团队,一个紧密集成在一起的团队,一起在球场上奔跑并相互传球。很显然,通过订履行小组服务过程中的订购履行过程加快了,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竞争优势。

在制造业中,顾客订购管理系统必须与产品计划及材料需求计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理想情况下,企业中所有关于订购和满足需求的计划和安排活动都应该有组织的放在一起。

4、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

(1)引入先进的管理体系、策略、技术

为了实现供应链管理,达到快速反映市场的要求,我们必须引入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国外先吉的管理体系策略有JIT(及时服务)、QR(快速反应)、ECR(快速客户反应)、ERP等。

JIT(Justintime)即及时服务,又称及时制。它的目标之一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JIT已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视为那些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成功之关键。

QR(QuickResponse)即快速反应,是在JIT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它是指为了获得基于时间上的竞争优势,必须开发敏感快捷的系统。因此它的目标是在信息系统与JIT物流系统的联合下,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提供适当的产品。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EDI、条码及POS的应用,使之成为可能。

ECR(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即有效客户反应。它是在食品杂货分销系统,分销商和供应不产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它的目标是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如生产、库存、运输等方面的成本。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由MRPII(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ERP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等,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人力资源等等有效地进行管理。

当然,要实施以上各策略,支持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引进管理体系及策略的同时,我们还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其支持技术,并努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

(2)集成供应链

集成供应链,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链路上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并进行优化,其实质在于企业与其相关企业形成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地连在一起,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QR)。

供应链的集成,改变了过去仅仅在供应链中将费用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的做法,它优化了整个供应链的执行,给最终客户提供了最优的价值。另外,它还多方位的影响了市场,比如形成了宽口径、短渠道的流通体系,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还促进了流通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还使产品竞争压力由消费者通过流通体系向生产者快速传递,迫使生产者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

建立新的绩效评估系统,促进贸易伙伴间的协作

建立优化的供应链,关键还在于建立一个新的绩效评估系统。新的评估系统必须能够对每个贸易伙伴、每个职能部门在优化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作出合理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优化供应链带来的利益。所以,新的评估系统必须清楚的认识供应链中分配的概念,正确分辨各企业对整个供应链获利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其制定分配制度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五)。正确的分配制度,能促进贸易伙伴间的亲密合作,达到整个供应链畅通无阻的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这新型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既有发展,又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但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为解决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建设我国的供应链。首先,开放思想提高合作意识。努力改革组织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组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从而创建畅通无阻的供应链。其次,通过在供应链每一环节上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引进现代的管理思想,如:生产厂商加强生产技术,力求在生产中实现零库存,使用标准条码;配送商加强信息,通迅储运技术,提高服务质量;零售商大力推行POS系统,实行前台(零售)后台(库存)合理管理等等,为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畅通过无阻作准备,并通过在整个供应链上建立Intranet,实行电子商务,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馈速度。最后,对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工作流高效流动,进而使整个供应链顺畅流动。相信在我国实行供应链管理,将会实现第三利润,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效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