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量的预测与核算
物流量的预测与核算工作十分具体而且较难开展,因此,对于开展物流量的预测与核算, 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把握。
1、微观物流量的预测
对于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开展物流量的预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物流量的预测是我们的各项计划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物流企业的经营目标、发展方向及日常配送计划的制定,车辆的指派工作都需要物流量来进行指导。通常来说,微观物流量的预测工作可以分以下七步进行。
(1)确定预测对象并进行细化。由于物流量的概念涉及面广、指标复杂,并且有时企业并不需要掌握总的物流量,因而,在进行物流量预测时应根据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经营活动,结合企业要预测的内容,把物流量划分成几个大块,如:运输作业量、库存作业量、配送作业量等,也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产品所属类别的不同进行划分。总之, 要做到科学、易行、可查、可比。
(2)收集和分析这些组成部分的信息和资料,并进行数据和信息的处理。
(3)选择并制定相应的预测指标(数量指标和效益成本指标)。
(4)结合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进行预测。
(5)分析预测的结果和进行误差分析。
(6)修正预测结果,得出企业所需预测量。(可能为企业的运输作业量、库存作业量、配送作业量,也可能为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等)。
(7)根据各部分的预测量, 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
2、宏观物流量的核算与预测
对于宏观物流量的预测,也可基于以上的步骤来进行,只是由于宏观物流量的预测与微观的比较起来,工作量大而且复杂多变, 开展起来的难度很大,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业。目前,首先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建立科学的物流量调查统计指标。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向全社会公布的社会物流总量和相关的数量指标值,并且,随着调查统计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不断更新。然后, 根据提供的社会物流总量,采用相应的预测方法可以对宏观物流量进行预测。当然,可以明确的是,前几期得出的预测结果误差定会较大。
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与深入,我国一定能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量统计指标,调查及预测出来的结果也将越来越准确。目前,为全面掌握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规
模、结构和发展水平,及时监测分析我国现代物流业成长和运行状况,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和战略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自2004年起开展社会物流统计及社会物流总量核算的试算工作,具体工作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担。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从2005年起,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每季度向全社会公布我国的物流运行情况, 主要包括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费用构成、货运周转总量等有关物流的数量指标值和效益成本指标值,并且,根据这些数值的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