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纤维原料分:
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物
2.按纱线的结构和外形分:
棉型织物;中长纤维织物;毛型织物;长丝织物
3.按纱线分:
纱织物;线织物;半线织物
4.按原料纺纱加工系统分:
精梳织物;粗(普)梳织物;废纺织物;环锭纱织物等
5.按印染加工方法分:
本色坯布;漂布;色布;印染布;色织布等
6.按用途分为:
服装用织物;装饰用织物;产业用织物等
二.机织物的基本结构
1.匹长和幅宽
匹长:一匹织物两端最外边完整的纬纱之间的距离称为匹长。
一般:棉织物27-40米;
毛织物60-70米(大匹);30-40米(小匹)
幅宽:织物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离。
2.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平纹、斜纹、缎纹
3.纱线的线密度
有三种配置:NtT=NtW
NtTNtW
NtTNtW
4.机织物密度和紧度
(1)密度
——织物经纬向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
经密PT:经纱根数/10厘米
纬密PW:纬纱根数/10厘米
品种、组织结构相同时,能表示相同粗细纱线织物的紧密程度。
机织物规格表示法:NTxNWxPTxPW
如:13×13,表示经纬纱都是13tex的单纱;
28×2×28×2,表示经纬纱都是二根28tex单纱并捻成的双股线
14×2×28,表示经纱为二根14tex单纱并捻成双股线,
纬纱为28tex单纱。
(2)紧度(覆盖系数)
ET=100×(dT/a)=dTPT(%)
EW=100×(dW/b)=dwMw(%)
E=ET+EW-ETEW/100(%)
式中:ET、EW——经纬纱紧度,(%);
PT、Pw——经、纬密,根数/10cm;
dT、dW——经纬纱直径,mm;
a、b——相邻经纱或相邻纬纱间的中心距,mm。
ET或EW100说明纱线之间已存在挤压、重叠等现象,仍表示为E=100
5.机织物的厚度t
织物在一定压力下,正反两面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m。
各类棉、毛织物的厚度(单位:mm)
织物类别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
粗梳毛织物精梳毛织物
薄型0.250.401.100.14
中厚型0.25-0.400.40-0.601.10-1.600.14-0.28
厚型0.400.601.600.28
影响织物厚度的主要因素为:
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
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程度;生产加工时的张力
6.机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和体积重量
(1)单位面积重量(g/m2)
实测:取样(100m2)—烘干—称重—计算
估算:G=0.01(NTPT+NWPW)不考虑织缩
(2)体积重量(g/m3)
——又称表观密度。
棉织物的体积重量退浆干重/cm3
7.机织物的结构相和支持面
(1)结构相
——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呈屈曲状态的构相。
一般由经纱屈曲波高与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来决定。
常见织物的结构相
织物品种结构相
粗、中、细平布5左右
哔叽4-5
纱卡其6-7
线卡其7-8
府绸7左右
直贡6-7
麻纱2-3
(2)支持面
——织物支持面是一定压力下织物与一光滑平面相接触的面积与
织物规定面积之比的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