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这个大家庭快半个月了,看见很多新来的朋友整天喊着外贸如何苦,自身的经历如何惨,在这里我写点自己作为一外贸新手的感想。
凡事都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所谓时势造英雄,拥天时者如有神助,做外贸的也一样,我觉得天时者乃是你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如有的朋友说的,自己的产品在国外很吃香,在国内也没有什么生产商,或者是核心技术者,这一类公司的业务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老外嗅到一点信息便自动上门,订单如雪花搬飘落,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此乃天时也。得地利者万事亨通,地利者就是有地区优势,可以是物流、地区技术、原料产地等优势。做外贸的受运输方式的影响不多,主要是从事双边贸易运输方式以陆上多式联运为主的业务,通常以两国接壤处且进行特定商品交易所受影响最大,我对这方面的认识是十分肤浅的,不多说。我这里举个对业务成败起辅助作用的例子:有的老外宁愿多花银子也要在自己认为觉得“安心”的地区采购,比如选接近世界金融中心香港的广东,为了往返交通便利,此乃地利也。得人和者仁者无敌。人和者乃如何发挥自身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上升,这一点要扯的范围实在太宽广啦。仅此举个例子,同一类型的产品,在同一地区价格有所差别就在于此,企业的生产规划明确,管理到位,自然事半攻倍。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人以为这是老板们才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我觉得做外贸的同样要考虑这方面。此所谓对自身企业的“定位”。
做外贸的,除了自身努力锻炼沟通手段外(过硬的英语,高超的交际技巧,熟练的资讯系统的运用),在行业的选择也要多考虑考虑以上3点,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者得一者得天下,用心考虑自身企业(任何企业,无论内销、外贸,无论创业还是打工)所处的“定位”是很重要的,对自己“定位”明确的业务员往往会准确地选择到适合自己客户群,抢尽先机,我很同意蔬菜讲过的一句话:“客户是靠抢回来的”。
另外,对于在自身条件甚差的企业(如小弟一样)工作的也不用整天唉声叹气、愤上天之不公,这类企业一般都要经过有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看你有否勇气去与其共同成长。
以正确“定位”自身企业的前提,你有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条件,使自身公司的优势得以最大的发挥呢?公司资金有限,不能提供很好的外语平台,甚至整套外贸流程都要你去创建,连份PI文本都要自己设计的;采购力量较差,接触新问题反应迟钝;老板“勤俭节约起家”掏钱如针刺,环境更加是没得说。相信好多朋友都有着同我一样痛苦的经历。面对这堆问题我的面对手法是如此的:
1、先从老板入手,我不会教训老板怎样怎样,我将网上同行企业有外语平台的企业按成立年份,生产规模以及地区分布作了统计,放她办公桌上。另外将世界以及国内有名的展会的参展商汇总一份,用红笔将以上统计过有贸易平台的参展商圈出来让她看,再将各展会的买家评述摘录经典的让她参考。2日后才在一次闲谈中建议其考虑先从香港的展览会着手参展,她欣然接受,现正筹备中。另外虽然接触阿里失败,5W多一年的平台费用对于老板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没办法.安慰自己,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用EXCEL自建一个客户进度跟进表,记录每天发的邀请函,潜在客户的一切可利用信息,进度跟踪,定期更新资料重发。
然后开始漫天撒网,先用搜索引擎什么GOOGLE,YAHOO,KELLYSEARCH,EXCITE可以用的全用上,找到一个目标客户的就发邀请函过去,另外装备SKYPE,MSN,反正搜索到合用的用户名就硬着头皮上,一边闲聊一边试探有否可能建立业务关系,确实沟通不了的(遇到一个俄罗斯的差点把自己吓死),索要E-MAIL地址。也是这样发邀请函过去,这里可以说是面皮厚者胜,呵呵。
2、建立成套外贸单证以及创建自己公司的外贸流程,单证可以上网找不是十分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向老板解释如何用,因为有关收汇的我是新手也没什么经验,老板脑里的概念只知道30%订金余款发货前TT,无助ING!只好帮书本+书包抛了一次又一次,再找来新接触的出口公司帮助了解,才大体完成。反正不懂的就问出口公司帮你跟单的,过年过节的时候你识做点就是了,绝对热情!船务的不懂就找课代问,那些推销业务的个个听到你公司有人管理外贸的个个都眼睛发亮,屁股都没有坐热就有10家8家来电话了,反正有不懂的就问,不吃亏。
现在我从事外贸直到今天发函一共有113封,其中有1/3左右是给垃圾邮件系统退信的,有1/2左右是连个回执也没有的,音训全无。但也有大概10家左右回函告之将注意我司,4家索要样板并询盘,这个星期第一次有客人来访。再一次搬蔬菜大哥出来:“嗅到订单的味道了” [1] [2] 下一页 |